“过去,风电叶片确实供不应求,但风电产业发展迅速,这种情况早已改变。一两年前,可能考虑过扶持风电叶片产业。” ,但现在风电叶片企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 一位行业权威人士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提到国内叶片企业,就不能不提中航辉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中航辉腾”)。 是国内风电叶片品种最齐全、产能最大的专业叶片供应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以上。 中航辉腾市场策划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风电叶片市场70%以上被国产品牌占据。 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有中航辉腾、中材科技(简称“中材科技”)、连云港中复联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记者从环保部网站查询,中航辉腾将进行上市前环保检查公示,公示期为1月12日至1月21日。这意味着中航辉腾离上市前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登陆资本市场。 根据中航辉腾在环保部网站发布的《挂牌环保检查总报告》,公司拟募集资金投资于主营业务项目,包括年产风电叶片建设项目。 200万千瓦(即辉腾项目四期)、年产800套风电叶片生产线项目(酒泉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大型风电叶片制造及出口基地建设项目 年产300万千瓦(秦皇岛项目)、3.0兆瓦及以上大型动力风电叶片研发项目,计划总投资8.13亿元。
除了中航汇腾的快速成长,中复连众的连云港叶片厂也成为全球单厂产能最高的叶片基地。 中材科技也在积极研发兆瓦级大功率风电叶片,力图抢占技术制高点。
国金证券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在风电的主要部件中,叶片的门槛相对较低。 由于前几年供需紧张,盈利能力较好,不少企业纷纷进入叶片生产领域。 除刀片厂外,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40家以上。 随着供需紧张局面的缓和,刀片行业将经历从混乱到寡头、从短缺到均衡、从暴利到微利的过程,市场将形成数家规模达1000家以上的寡头。 套。 今年将是风电叶片行业洗牌开始,集中度提升的一年。
业内人士认为,叶片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需要厂商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并在技术上保持一定的优势。 只有有规模、有技术基础、有良好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在成本控制方面,运输成本占风电叶片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叶片厂不仅需要进行大规模量产,还需要将生产场地尽可能靠近风能市场,以减少巨额的运输费用。
国内某知名风电整机制造商副总告诉记者,选择叶片首先要考虑的是技术是否匹配。 他坦言,虽然国产品牌的刀片与国外品牌的刀片在技术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 “实际上,国内很多风电叶片企业都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对工艺进行精益求精,”他说。
据了解,基础材料也是一直困扰国内风电叶片企业的一块心病。 材料国产化是叶片成本下降的重要推动力。 由于叶片是风电机组的关键核心部件,约占风电机组总成本的1/4~1/3,有效控制风电机组叶片的制造成本也是降低风电机组总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涡轮机。 目前,我国兆瓦级风电叶片制造所用的关键结构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 例如,叶片用树脂、PVC国产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我国风电叶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