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何德新指出,我国风电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风电机组研发专业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制造专业人才、高级技师和风电场运营人才 和维修人员。
据英才网联属下机械卓越网负责人介绍,从新发布的风电企业招聘职位来看,风电企业对现场工程师、维护工程师等工程类人才需求量较大。 电气研发设计人才和复合材料人才最受企业青睐。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拓展的推进,销售工程师和中层管理人才将很快成为风电行业的新宠。
由于产品特点和研究领域不同,风电企业对人才的专业要求最高,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中高级人才最为抢手。 然而,目前我国仅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海大学等少数高校设有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每年培养的人才数量有限,相差甚远。 从满足市场需求。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开设风力发电课程的高校并不多。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副院长徐金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是因为风电涉及多学科,所以很多高校把这个专业分为机械、动力、工程等 培训专业。 2006年,华北电力大学在我国率先建立了风力发电人才培养基地,开设了国内第一个本科专业“风能与动力工程”。 当年招收的首批30名本科生将于今年6月正式毕业。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沉阳工业大学是最早成立风电研究院的高校之一,已有25年的风电技术研究历史。 截至发稿,学校刚刚成立风能学院,各项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中。 校方表示,暂时没有明确的招生计划。
高校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企业自然招不到人的困扰。 浙江一家风电工程公司的HR告诉记者:“风电公司招聘的岗位大多是技术应用岗位,比如技术支持工程师负责调试风电设备;负载工程师负责测试风电设备。” 部件强度;机械工程师、技术支持、设计、研发和应届毕业生都有不同的职责。”
据介绍,大部分风电技术人员要到现场,也有一部分需要跟着项目走。 几乎所有的项目都远离城市,恶劣的工作环境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同时,求职者必须具备高度专业的知识组合,能够结合机械、液压、计算机、气象等学科的知识。 此外,技术人员必须能够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在空中攀升数十米。
风电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乏,不完全是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更多的是风电企业无一例外地需要选择专业能力强的“稀缺人才”, 能够适应艰苦的环境,对行业有充分的了解。
据了解,为了在这个最具潜力的行业站稳脚跟,企业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人才库。 为加强人才储备,金峰科技另辟蹊径,更加注重从国外引进人才。 一方面通过德国合作伙伴引进德国人才,另一方面从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风电产业相对成熟的国家招揽人才。 国家。
与金风科技引进人才不同,国电联合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加大了内部培训力度。 据国电联合动力科技(保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卢孟佳介绍,截至2009年底,保定市共有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00余人。 他们还将被派往北京总部接受培训。
“负责生产线具体操作的员工主要为中专、大专学历,具有专业基础,入职后进行在职培训。负责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相关的员工 生产应用主要从专业院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多为机械、电气等相关专业,也聘请了一些有同行业经验的人才。 卢梦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