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节能减排目标,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火电机组“上大压小”。 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我国在火电领域的投资持续减少。 2009年,火电投资同比下降15%,火电机组出力下降28%以上。 据了解,我国将继续实施“上大压小”政策,压小范围扩大到12.5万千瓦和20万千瓦机组。 这意味着传统上应用于火电机组的仪器仪表需求将大幅减少。
钢铁、水泥行业对仪器仪表的需求也将继续减少。 当前,钢铁、水泥产能过剩现象明显。 根据国家公布的相关数据,钢铁行业产能超过市场需求2亿吨,而2009年出口同比下降65%; 在水泥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新上线近百条。 我国针对上述行业出台了产能过剩抑制政策,加之减排目标的强制性约束,预计传统市场对仪器仪表行业的需求将进一步减少。
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已成为长期发展趋势,上述趋势也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风电、核电、智能电网、高铁和轨道交通等,这些行业对仪器仪表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风电领域,国家将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形成若干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总装机容量目标 风电装机已提高到1亿千瓦。 在核电领域,国家计划到2020年将我国核电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重由4%调整为5%,核电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总成本 将达到1500亿美元,核电设备行业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0家。 十亿。 在智能电网领域,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智能电网建设规划,电网设备智能化、数字化的要求也为仪器仪表提供了机会。 在轨道交通领域,国务院已批准或即将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涉及23个城市。 目前,全国12个城市的3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正在建设中,到2020年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仪器仪表行业专家奚家成认为,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需要对能量进行实时准确采集、测量、监测和分析,并对负载进行控制。 电气自动化管理系统产品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网络化、可靠性强等特点。
“仪器仪表行业还处于综合实力比较薄弱的阶段,必须注重产品力的提升,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产品的智能化。” 席嘉诚说道。 智能产业不仅是低碳经济,而且技术先进,符合当前整体经济发展方向。 然而,我国智能化领域最薄弱、最需要发展的恰恰是仪器仪表、传感器等基础产业。 因此,仪器仪表行业应抓住当前机遇,努力开发新行业所需的新型仪器仪表产品。
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仪器仪表行业销售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2009年初,仪器仪表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速仅为2.6%和2.9%,创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低点。 2009年11月的增幅仅比1月高出4个百分点。
2009年仪器仪表行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利润增长好于销售增长。 2009年2月利润同比出现负增长13.7%,创历史最低点,但5月开始由负转正,11月增速达到13.1%。 利润的快速增长与货款的快速恢复和原材料及零部件价格的回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