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现低碳发展每年至少需要增加1万亿元的额外投资

   2023-04-27 工业品商城51
核心提示:如果说超超临界燃煤技术的主要追求是少耗煤,那么作为一种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系统就是在煤进入燃气轮机之前将煤气化生成合成气。 碳被去除,因此在燃烧发电过程中几乎为零排放。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洁净煤发电技术。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IGCC发电的净效率可达43%~45%,未来有

如果说超超临界燃煤技术的主要追求是少耗煤,那么作为一种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系统就是在煤进入燃气轮机之前将煤气化生成合成气。 碳被去除,因此在燃烧发电过程中几乎为零排放。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洁净煤发电技术。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IGCC发电的净效率可达43%~45%,未来有望达到更高。

申银万国分析师表示,与其他洁净煤发电技术相比,IGCC发电效率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可达98%以上,耗水量少,燃烧前碳捕集成本低。 结合先进的发电技术,如燃料电池等优势。

目前,随着全球IGCC机组从示范到商业化运行,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IGCC技术。 华能天津IGCC绿色煤电示范项目于2009年5月获批,目前正在建设中。 目前,国内已报批可研的IGCC项目有:华电杭州半山IGCC示范项目、中国烟台电厂IGCC项目、中广核东莞电华孙洲4×200MW IGCC示范项目等。

传统能源受益于低碳经济,不仅体现在减排方面,“节能”的概念也为很多传统能源相关产业拓展了市场。 发展低碳经济,除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外,传统能源行业本身也有很大的节能空间。

电厂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的利润率。 在电厂节能应用领域,变频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高压变频器的应用主要是风机和水泵负载,主要用于燃煤锅炉的风机、水泵等装置。 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70%以上,而电机负载的能耗约占工业能耗的85%。 据变频业内人士保守估计,随着我国高压变频器在电机节能方面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我国高压变频市场年均市场容量应为9 企稳后10亿元至100亿元。

国内生产逆变器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融信、智光电气、科鲁电子等,品牌效应正在逐步形成。 然而,虽然本土高压逆变器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已能与国际品牌并驾齐驱,但在技术水平、资金实力、生产管理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在高压逆变器领域。 终端市场。 被品牌占领。

在传统能源领域,发展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静脉产业”。 其中,利用粉煤灰、烟气脱硫石膏等火电副产品变废为宝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取得重大成果。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已经成熟。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燃煤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总量逐年增加。  1995年粉煤灰排放量达1.25亿吨。  2000年约为1.5亿吨。 到2010年将达到3亿吨。 吨,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经过开发,粉煤灰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水利等部门。

此外,烟气脱硫石膏具有广阔的前景。 石灰石/石膏湿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 到2008年底,全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运行容量达到3.63亿千瓦,占全国火电容量的60.4%。

国内脱硫石膏技术发展历史很短,其综合利用刚刚起步,对其应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普遍认识还不够。 天然石膏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并不完全适用于脱硫石膏,增加了应用的难度,导致其在国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其未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不仅副产品可以重复利用,工业生产的余热资源也可以循环利用。 据了解,我国余热资源丰富,约占燃料消耗的17%-67%,其中60%可回收利用。 目前,这些余热资源,尤其是低品位热源,大多直接排放,没有任何利用。 国家发改委预计,到2010年,我国干熄焦余热利用和烧结机余热发电的推广率预计只有10%-20%,转炉煤气回收利用的推广率 技术将占50%左右。 因此,余热利用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提高燃煤锅炉燃烧效率,实现电力工业技术升级,优化火电厂运行管理,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提高燃煤锅炉燃烧效率包括超临界发电、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发电、加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发电、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低NOx燃烧等技术。 其中,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烧“劣质煤”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在节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据统计,我国每度电的碳排放量为0.8-0.9千克。 如果每度电煤炭消耗减少1克,全国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0万吨。 根据我国战略规划,到2020年,风电、光伏、光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排量占总减排量的12%左右,同时提高燃煤发电效率 代可以实现15%的减少。 排。

目前,我国不具备大容量、高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大量投入商业运行的条件,但相信随着技术的深入和运行经验的提高,循环 流化床锅炉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前景。 宝新能源、凯迪动力等上市公司由于拥有该技术,在降本增效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