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界面机电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应用广泛,但也有一些特别注意事项值得我们注意。
人机界面设计过程的注意事项:1 创建系统函数的外部模型。 设计模型主要考虑软件的数据结构、总体结构和过程描述。 界面设计一般只是附属品,只有根据用户的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心理状况、教育程度、性格等)、种族背景等)才能设计出有效的用户界面; 根据最终用户对未来系统的假设(简称系统假设)设计用户模型,最终使其与系统实现后得到的系统形象一致(系统的外部只有当用户对系统满意时 并且能够有效地使用它;在构建用户模型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给出的信息,系统形象必须准确反映系统的句法和语义信息。简而言之,只有了解用户和任务 能否设计出良好的人机界面。
2 确定为完成系统功能应由人和计算机共同完成的任务
任务分析有两种方法。 一是从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原始应用系统处于手动或半手动状态,将其映射到人机界面上执行的一组类似任务; 另一种是研究系统的需求规范,导出一组符合用户模型和系统假设的用户任务。
逐步细化和面向对象分析等技术也适用于任务分析。 逐步细化技术可以将任务分解成子任务,直到每个任务的要求都非常明确; 而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可以识别与应用程序相关的所有目标对象以及与对象相关联的动作。
3 考虑界面设计中的典型问题
设计任何机器界面,一般必须考虑四个方面:系统响应时间、用户帮助机制、错误消息处理和命令模式。 系统响应时间过长是交互系统中用户抱怨最多的问题。 除了响应时间的绝对长度,用户也很关心不同命令之间响应时间的差异。 差异过大,用户难以接受; 采用一体化系统,避免叠加系统导致用户向某个向导寻求帮助,不得不浏览大量无关信息; 错误信息和警告信息必须用用户清楚、含义准确的术语描述,并尽可能提供一些错误恢复的建议。 另外,在显示错误信息时,如果辅以听觉(铃声)和视觉(特殊颜色)刺激,效果会更好; 命令方式最好是菜单命令和键盘命令并存,供用户选择。
4借助CASE工具构建界面原型,实际实现设计模型。 一旦确定了软件模型,就可以构建软件原型。 此时,只有用户界面部分。 直到与用户模型和系统假设一致。 通常,各种界面基础组件的工作可以借助用户界面工具包或用户界面开发系统提供的现成模块或对象来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