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呢? 嵌入式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嵌入式系统是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应用的。 它必须与特定的应用相结合才能具有生命力和优势。 因此,以上三个方面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即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必须结合实际系统需求进行合理裁剪和利用。
◆嵌入式系统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与各行业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度分散和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 因此,要涉足嵌入式系统行业,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例如,Palm之所以在PDA领域占据70%以上的市场,是因为它以个人电子消费品为基础,注重图形界面和多任务管理的开发; 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
◆嵌入式系统必须根据应用需求对软硬件进行裁剪,以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成本和体积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如果能够建立一个相对通用的软硬件基础,然后在其上开发满足各种需求的系统,是一种更好的开发模式。 现在的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往往是一个只有几K到几十K的微内核,需要根据实际使用进行扩展或者裁剪,但是由于微内核的存在,这种扩展可以非常顺利的进行 .
事实上,嵌入式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广泛扩展范围的术语。 任何具有嵌入式特征的控制系统与产品相结合都可以称为嵌入式系统,有时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 现在人们说到嵌入式系统,一定程度上是指近几年流行的带有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 本文在分析和展望时也遵循这一观点。
一般来说,嵌入式系统的架构可以分为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I/O)和软件(因为大多数嵌入式设备的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紧密结合,这里我们不做区分)四个部分 它们之间做的,这也是嵌入式系统和Windows系统最大的区别)。
作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市场、第一大有线电视市场、第二大互联网市场和第四大个人电脑市场,中国在科技、媒体和电信产品应用领域的技术发展和需求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地位。 在最近公布的2010年全球十大热门技术中,包括:电子书阅读器、智能电网、微型投影仪、远程医疗、Android、生物/医疗电子、触摸屏、3D电视等热门项目,无一例外 ,依靠嵌入式技术的专业应用,有业内人士指出,全世界互联网的核心不再是PC,而是移动电子产品。 种种迹象表明,嵌入式技术的春天已经来临,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随着嵌入式行业的快速发展,嵌入式开发已经成为最热门和最有前途的行业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嵌入式行业至少存在30万-50万的人才缺口。 在近日人才招聘网站公布的2009年IT职场人气排行榜中,嵌入式和移动开发人才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因其需求量高居榜首。 仅北京市场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需求量就超过8万人。 目前,在北京,一名成熟的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的平均月薪在万元左右。 而且这些数字还在继续增加。
据了解,通过嵌入式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学习的学生,即使是应届毕业生,在北京也能达到4500的平均月薪,而前几年毕业的学生往往在北京积累了1-2年的工作经验。 从事该行业后,可以快速达到月薪8000-10000。
但是,专业权威的调查分析表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与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有关。 以往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普遍以应用软件为主,而电子类专业的课程一般以硬件和单片机课程为主,很少真正系统地涉及嵌入式软件和结合软件的产品开发课程。 和硬件。 因此,企业很难招到可以立即投入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实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由于嵌入式领域的门槛相对较高,对知识体系结构的要求更为全面,需要一定的实验环境(开发板和工具软件)和有经验的人进行指导,这恰恰是 高校短期内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 这自然造成专业领域内嵌的人才结构和培养体系出现明显偏差,尤其是在专业知识的更新和人才的持续教育培养方面。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嵌入式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供不应求。
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项目实战水平,都严重缺乏能够满足众多嵌入式企业需求的人才。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嵌入式企业管理人员在招聘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过程中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人才素质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瓶颈直接导致很多嵌入式企业难以快速进入高水平的国际竞争。
面对高校扩招和各企业对毕业生体验的不断重视,各理工类院校分管专业学科建设的教师和专业学院领导已经清醒地认识到 并关注嵌入式行业的情况。 开始对本专业领域进行研究,开始选择专业教材,培养专业师资,建设专业实验室。 然而,几乎所有高校在建设嵌入式专业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资源匮乏、教材难求等问题。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