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重要时期。 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力需求将达到7.7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6.5亿千瓦。 其中,京津冀鲁、中东四省、华东新增电力缺口分别为1.08亿千瓦、6800万千瓦和9700万千瓦。 “三花”电网急需接受外部输入电力。 然而,现有以500kV为主网的电网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供电的要求。
谢明亮感慨地说,可靠的电力供应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 当今时代,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电力供应短缺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甚至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以华中电网为例,供电覆盖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6个省(市),供电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供电人口 约 3.91 亿人。 是我国供电人口最多的区域电网。 . 2009年,华中电网全社会用电量5700亿千瓦时,日均用电量15.62亿千瓦时。 然而,多年来,华中电网在枯水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电,有些时段非常关键。
谢明亮说,要改变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地区用电紧缺问题,就必须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着眼长远,尽快改变过去以负荷为中心选择大型输煤为以资源为中心选择大电网输电,形成输煤和输电并举的局面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发展起来的。” 他认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
过去一年,在电力、煤炭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特高压在缓解华中地区电荒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0年是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全面推广应用的关键一年,是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的关键一年,是特高压电网发展的重要一年。 受访者对特高压后续建设有何期待?
刘守培认为,特高压电网是实施“一多四大”战略、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他建议国家发改委牵头尽快制定加快发展“一专四大”的规划,并将其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战略目标,立项 安排和配套政策,形成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导向、企业运作、综合发展的发展思路。
此外,要在试验示范工程成功投产的基础上,尽快确定一批特高压后续工程,集中财力物力加快推进。 同时,进一步制定特大型煤电基地和水电基地发展战略,加快四川等地水电开发步伐,实施西盟、陕北、晋东南等煤电基地开发建设 ,尽快和淮南。
“从能源输送看,目前我国输电与输煤的比例仅为1:20,电网作为能源资源重要输送载体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谢明亮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地区,甚至针对中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需要加快建设特高压工程,将电力从陕北、晋东南送往中部地区。 中国中部负荷中心。
李维建认为,西盟-南京、陕北-长沙、淮南-皖南-上海等特高压交流工程亟待加快建设。 三个项目的送电能力均超过900万千瓦,可极大促进西盟、陕北、晋东南、淮南煤电基地的开发建设,缓解中东部地区电力供需矛盾 中国与“十二五”时期煤炭运输压力
“立足本地,在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和自身发展的同时,争取政府对湖南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支持。” 李维建认为,首先要抓好特高压项目的规划实施,力争在湖南立足。 多点,早点,早结果。 特别是要积极争取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和加快实施西南水电、北方电点对点直送湖南工程; 按计划推进荆门-长沙1000kV特高压交流、锦屏-苏南±800kV直流工程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我国风电装机发展速度不是太快,而是要发展得更快。 国家决定加快发展核电,但核电发展速度将“前低后高”。 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未来“十二五”规划将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发展。 政府将有意识地扶持若干大企业,培养与国际先进企业竞争的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史杰:我对特高压了解不多,但参观过后,对特高压有了直观的认识。 简单想象一下,我称之为承载峰谷的功能。 我在一家公司做法律顾问的时候,公司最头疼的就是该用电就限电,生产不能正常进行,这极大地影响了投资人的信心。 现在这个问题通过特高压建设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四川富余的水资源也成为了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