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只是处于这条权力信息食物链的最底层。 半年前,IBM全球能源与公用事业部副总裁布拉德·盖蒙斯来到北京,帮助IBM拿下智能电网信息技术订单。 50岁的跨国公司高管们正在为中国市场摩拳擦掌。 两天前,他们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从现在到2014年,IBM能源和公用事业部门在中国的收入有望增加4亿美元。 . IBM 的股价当天立即上涨。
IBM、惠普、思科、ABB、西门子等都希望在智能电网这顿大餐中分得一杯羹,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成立公用事业部门。 思科联合25家厂商打造智能电网生态系统; 就在上周,IBM 在北京启动了其能源和公用事业行业解决方案实验室。
去年初,当“智能电网”这个并不新鲜的概念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后,这个词成为了全球流行语。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公布“智能电网计划”; 在政协委员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中,“智能电网应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主旋律。 同时,智能电网建设已被多个省市列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与美国政府仅投资110亿美元、计划投资数万亿元相比,所有想来掘金的跨国公司,无一不承认“中国的机会是惊人的”,而削减大企业的问题 智能电网的蛋糕已经摆在桌面上。 在所有利益相关者面前。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电网系统议案和提案中,大力推荐智能电网为国家战略。 智能电网建设已被多个省市纳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据媒体报道,国家智能电网升级战略于10月定稿。 继美国之后,我国有望成为第二个升级智能电网国家战略的国家。
随着中国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力消费国。 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比2002年翻了一番,达到3.4万亿千瓦时。 但是,按照国际能源署的估算,以单位GDP用电量来衡量,中国的能源消耗量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8倍。 IBM预测,未来四年,中国智能电网的市场规模将至少达到4亿美元。
据电网专业人士讨论,国家电网对智能电网相关信息化的投资正进入高潮,2010年将是智能电网信息化投资的第一个“大年”。 其中,IT成为重要的推动力。 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在组织智能电网讨论会时,邀请了思科、英特尔等IT公司参加,美国能源部智能电网顾问组的主席是IBM董事长彭明盛。 即使按照保守估计,与智能电网相关的信息化投资总规模也将达到数十亿元,其持续过程将是长期的,众多IT企业将从中受益。 相关概念股在资本市场经历了数次。 圆形翻炒。
据研究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使用智能电网可减少超过1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2008年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十分之一。国家电网确定了六大重点 未来智能电网投资领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相关细分领域产品将受益。 长城证券表示,用电终端智能化升级已经启动。 国家电网于2009年11月进行了首次智能电表统一招标,第一批智能电网试点工作已经结束,第二批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但竞争也将异常激烈。 去年底,西门子和ABB全球负责人频频到访南方电网。 世界各地的许多公司都希望获得中国两大国有输电企业——国家电网和中国南方电网的订单。 与美国政府在智能电网上仅投入110亿美元相比,中国计划投入数万亿元进行电网升级改造,让所有想来掘金的跨国公司都惊叹不已。
IBM、惠普、思科、ABB、西门子都希望争夺智能电网的盛宴。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成立了公共部门。 思科联合 25 家供应商构建智能电网生态系统,IBM 上周在北京启动了能源和公用事业行业解决方案实验室。 智能电网包括电网的计算机化电流监控,使公用事业行业能够自动管理用电,因此 ABB 正在加速开发电厂和输电线路管理系统。 一直向国家电网研究部门供应计算机设备的惠普,希望利用这些关系获得智能电表的订单,帮助消费者检测不同时段的用电情况,调整用电习惯。
英特尔投资积极涉足智能电网,即将IT技术应用于能源传输。 “智能电网、智能电表不仅仅是制造业的一部分,其中所用的软件、芯片、硬件都与IT息息相关,IT技术提高了电网的效率,这种企业不仅能满足 英特尔投资的财务回报,也是战略上跟英特尔公司的完美结合。” 英特尔投资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