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床产品在以往涉足较少的中高端机床市场取得突破。 同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产品结构调整和工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 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盛博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产机床发展趋势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即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数控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平衡发展。
盛博豪表示,由于国内机床产品技术含量不足,产品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材料的价格,因此一些大型铸造厂现在也将目光投向了机床制造市场。 他认为,材料价格比重的提高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此外,由于国内机床数控系统硬件发展较快,这一方面也促进了这些代工厂的改革。
与硬件的快速发展相比,国产机床数控系统的软件发展速度相对滞后。 随着硬件融合明显,软件正在成为机床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盛博豪表示,近年来,系统软件的价格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且随着机床功能的升级,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他举例说,目前多轴联动技术是国内机床厂商关注的重点之一。 国内机床制造商也在努力打破国外对该技术的长期垄断,软件的“软肋”逐渐凸显。 对于如何摆脱系统软件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盛博豪表示,首先要解决数控软件开发与应用脱节的问题。 此外,由于我国的机床企业或数控系统制造商多为中小企业,需要相关行业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结束。
除了需要弥补系统软件的短板外,盛博豪指出,数控系统作为机床的“大脑”,还将承担更多的“重任”,比如完善各种 补偿功能、总线互联和信息化的实现。 此外,国内企业还应关注国外的最新技术进展,如多通道复合机床技术。 但与此同时,盛博豪建议,国内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提高产品性能,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大批量、应用广泛的产品,不要盲目追求新技术,同时 忽视市场的实际需求; 政策方面,国内机床企业要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在产品结构调整、工业生产基础建设等方面完成公司体制和结构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