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风电不受欢迎?

   2023-05-08 工业品商城362
核心提示:应该承认,苗部长的担心不无道理。 作为我国风电主管部门之一,工信部对风电行业的了解明显高于国家发改委对外管局外汇储备收益率的了解, 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一定的发言权。不仅如此,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工信部多次发出光伏、风电行业产能过剩预警。 令人不解的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但能源极度短缺的国家来

应该承认,苗部长的担心不无道理。 作为我国风电主管部门之一,工信部对风电行业的了解明显高于国家发改委对外管局外汇储备收益率的了解, 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一定的发言权。

不仅如此,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工信部多次发出光伏、风电行业产能过剩预警。 令人不解的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但能源极度短缺的国家来说,光伏和风力发电的成本虽然高于传统煤电,但并不需要仅仅在少数几个地方“投资” 年。 过量的”?

 “风电热”的出现并非偶然。 从供给端看,风电设备组装的低技术门槛和30%的超额利润率是推动众多国有和民营企业涌入的关键因素。 在需求端,既有发电企业的非理性投资冲动,也有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内生动力。

但就国家整体能源安全而言,大力发展风电本身并不是坏事,因为它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更重要的是,清洁能源是解决中国未来能源困境的关键。 核电当然是选择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它的原材料和石油一样,从长远来看,也摆脱不了依赖进口、受控的局面 由他人。

自1986年风电首次进入我国以来,人们对其兴趣不大。 究其原因,不外乎与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其他新能源一样,风电在成本和市场价格上都不如煤电——当时人们没有考虑环境污染的习惯 作为成本。 事实上,煤电可能并不便宜。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碳排放等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央出台《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财政扶持措施后,我国风电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显着增加。

但即便如此,目前风力发电占我国总发电量的比例还不到0.5%。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风电还处于起步阶段。 截至2009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达20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即便是国土面积只比中国大两三个省的德国也不算太“过剩”,现在说中国风电产业“过剩”还为时过早。

事实上,工信部一直在谈风电行业“产能过剩”。 第一个含义是风电设备制造商的供应量严重超过风电实际年装机容量; 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指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落后风电。 整机设备产能过剩。 目前,我国80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中,90%以上都是依靠从国外高价购买图纸,然后来样加工、组装。

根据苗部长所说,根据这些“进口”图纸仿制的风电设备,主要是根据欧美的海上情况。 在中国东南沿海可能问题不大。 一旦到了内陆,就很难适应环境,只能沦为风电场。 它充当风景的“花朵”。 因此,当大多数企业都在满负荷生产不适合中国内陆地区使用的风电设备时,产能过剩在所难免。

问题是西北五省的风能是我国最丰富的。 因此,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必须分为两部分:既要看到当前落后技术一再引进的事实,又要对我国风电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据笔者所知,国内一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风电设备制造商,通过加装防护罩,解决了风沙地区风电设备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而那些仅靠购买国外图纸的企业则受制于国外“不得随意更改图纸设计”的附加条款,无法相应改进。

  至于电力企业盲目上马风电场的现象,并非“不治之症”,大可不必因噎废食。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能源主管部门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标准,提高风电设备招标的门槛。 如果国外设备制造商不屑于为中国内陆市场重新设计风电设备,对不起,这个市场只能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设备制造商来分享。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