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世界机器人市场的需求即将进入爆发期,而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才刚刚开始显现。 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外标准。 产业与制造系统有着天然的联系,产品的利润空间巨大。
方正证券分析报告显示,未来几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装配量 机器人将迅速增加。 此外,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逐步向电子信息产业、建筑、矿山等领域延伸。 预计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均增长率有望达到25%左右。 此外,由于每年40-60座级别的自动化立体立体仓库快速增长,用于物流搬运的移动机器人年增长率将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逐渐壮大。 光大证券分析报告还显示,2011年我国将新增各类工业机器人9500台,市场容量约57亿元,市场保有量达4.86万台,相当于合同金额292亿元 .
事实上,除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并称为机器人的三大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人们也开始期待机器人能够像卡通片中的那些“变形金刚”、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等一样,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2006年,发展智能服务机器人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 机器人概念不再局限于工业领域,而是逐渐渗透到服务和特殊领域。
2008年11月25日,国内首款家庭网络智能机器人塔米在北京亮相。 Tammy不仅能像人一样畅所欲言,认清主人和物品,还能按照主人在电脑或手机上发出的指令进行工作。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日本是开展相关研发较早的国家之一。 本田、索尼、松下电工、NEC、丰田等企业看到服务机器人将创造新的万亿美元产值前景,每年投入数亿美元用于服务机器人的研发。 不少日本企业希望将产品标准升级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未来的国际标准,试图抢占未来服务机器人的新兴市场。
近五年,全球服务机器人产量年均增长约40%。 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将有450万台服务机器人投入使用。 据权威研究机构预测,2012年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至少800亿美元,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5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