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感器网络研究始于1999年,2009年9月,我国成立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为组长单位,组织成员单位 开展相关工作。 攻关后,我国掌握了一大批核心技术,部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所提出的产业架构、演进路线、技术体系等顶层提案得到ISO/IEC JTC1国际标准认可,成为国际传感器网络标准化的主导力量之一。
随着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卫星网、行业专用网的广泛应用,为物联网和物联网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关产业日趋成熟。 我国虽然已经具备一定优势,但在传感器网络技术与产品研发、系统集成、标准制定、商业模式创新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巨大挑战。 面对日益激烈的产业竞争,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方向,找准重点,用好钱,加快物联网规模化产业化从占据制高点到站稳脚跟 牢牢占据制高点。
加强规模产业化瓶颈技术攻关,全面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目前,传感器网络具有产业规模小、应用领域杂、发展模式孤立、应用场景差异大等特点。 因此,根据“通用平台应用子集”的产业结构,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框架推进国际传感器网络标准化,成为国际产业的主攻方向。 标准体系框架着重分离了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共性技术特点和差异,为解决传感器网络应用场景多样化与大规模产业化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利于传感器网络的发展。 产业链。 各单位实现分工明确,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下推进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开发、集成和应用。 这一框架的实施和推进,需要政府、各应用相关行业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等通力合作,按照统一的顶层规划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我国在技术和标准上的主导地位,更好地推进工业化规模化。
整合不同信息系统,打通产业价值链。 未来重点加强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卫星网络、行业专用网络的融合。 传感网与移动通信网的融合将为移动通信提供丰富的新型增值业务,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蓝海”。 TD-SCDMA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 推进TD-SCDMA与传感网融合,将有效形成TD差异化发展路线,带动TD网络需求和运营成熟,提升TD核心竞争力; 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卫星网络、行业专用网络(如电网骨干通信网)的融合将产生新的应用,为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提供丰富的需求来源和强大的驱动力。 信息产业。 实现上述不同信息系统的融合,尤其是物联网业务层面的融合,将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