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什么是物联网,我推荐一部动画片,叫《小白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物联网工作组总设计师张春晖说。动画片里,咖啡壶里植入了 在制造过程中植入芯片,通过卫星通信发出指令,咖啡壶就能“执行”指令。 “
专家介绍,物联网是以感知为基础,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 在这背后,物体上植入了各种微芯片,这些传感器用于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然后通过本地无线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等各种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和交互,从而 实现相互理解。 对世界的认知。 这些传感器包括普通电子标签(RFID)、摄像头、GPS、红外传感器和激光扫描仪,它们可以捕获物体的状态和位置等信息。
“比如,我们在网上玩‘种菜浇花’的虚拟游戏,未来我们将通过物联网给真花浇水。” 张春晖表示,很难说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关系可以融为一体。 据说互联网已经演变成物联网。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中电科)民品部副主任李卫国更愿意从应用的角度来谈物联网,因为“物联网”不是目的而是目的 方法。 大多数人关心的是“物能随时随地互通的影响”。
物联网的应用其实由来已久。 北京奥运会视频监控、智能交通、电子标签食品追溯管理的成功实施,都是物联网的应用。 以清华同方公共建筑节能服务应用为例,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计量系统计算大型建筑能耗,实时监控环境,获取数据后进行诊断分析, 并采用优化策略实现低成本节能。
物联网的架构被认为具有三层。 底层是感知层,即传感器网络,上层是接入层,是数据传输的网络通道,顶层是内容应用层。 相应地,形成了传感器研发厂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提供应用软件和服务的产业链。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自动控制、传感器、微传感网络等技术带来了过去单一、局部连接的综合效应。” 卢志成表示,物联网并不神秘,实际上是现阶段很多技术提出的一个普遍概念和更广泛的应用,并不是某项新技术。
去年底,中国电科与江苏省、无锡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国家传感器网络创新示范区。 中国电科主要从事军用电子信息系统和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技术研究、装备研制、系统工程和服务,以及核心基础部件的研制和生产。 其技术和产品涵盖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和应用以及安全领域,“我们长期承担了一系列大型电子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任务,积累了大量各类电子技术和产品, 自主知识产权,为物联网应用的落地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李卫国说道。
清华同方是中关村物联网联盟的理事长单位。 之所以成为领头羊,卢志成说,一方面,企业的很多业务以前虽然不叫物联网,但都是非常相关的技术和应用; 另一方面,它对企业来说有着广阔的前景。 “物联网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来推动行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三百六十行的每一行都有物联网,它的应用渗透到每一个行业。” 地方。它可以使产业结构跃升到一个更优化的水平。”
张春晖认为,物联网必须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技术和创新。 在物联网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坚持顶层设计,树立大系统观,建立开放统一的系统框架。 因此,有必要成立常设技术统筹单位,制定科学的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
“更何况,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技术非常薄弱,核心技术缺失,导致大量采用国外技术,专利也 受制于人,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 张春晖认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是电子标签、无线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四大关键应用技术。 在建设过程中,还会涉及物联网名称解析、信息发布、中间件、安全等多项技术。
作为物联网领域的两家领先企业,中国电科和清华同方建立了自己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团队,专注于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