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全市医疗器械总体情况,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处负责人心知肚明。 很显然,他已经将这座城市的医疗器械详细地图勾勒得一清二楚。 只要确定了强有力的发展举措,在重点发展的方向和布局上,现实的软肋就会逐渐强大起来。
据介绍,全市现有192家生产企业中,国家重点监管企业16家,省重点监管企业47家,其中生产III类、II类产品的企业169家,I类企业123家。 产品登记方面,全市共有1-3类产品746个,其中省内现有403个产品中的3类产品104个,2类产品313个,1类产品329个。 产品涵盖输液器、高危植入材料、血液循环治疗设备、义齿加工、诊断试剂、卫生材料、消毒灭菌设备、护理手术设备、软件等多个品类。 同时,迈克生物、新金实丰、瑞奇科技等5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少数企业去年出口创汇也达到了30万美元。
从成都市科技局的统计数据来看,虽然全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布在18个区(市)县,但产业集群向区域集中的趋势已经形成。 截至2008年统计,高新区38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491万元,武侯区36家企业实现54558万元,郫县4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785万元,其余21家企业 双流县、青羊区14家企业等待。 39家规模以上企业中,高新区13家,双流县7家,郫县4家。 无疑,这种格局为医疗器械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事实上,现代区域产业的竞争已经不再以企业的数量来衡量,而是以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单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衡量。 在“成都制造”的医疗器械产品中,血液成分分离器、血脂分离器和分离器、可吸收接骨螺钉、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输液器、真空采血管、管式化学发光检测仪和试剂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四川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临床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生产企业之一。 新津世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西部最大的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生产基地,在西部同行中率先通过欧盟CE认证。 四川南格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输血器械生产基地,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成套输血器械及耗材的生产企业。 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长节段承重脊柱假体和仿生椎板,奥泰医疗研制的医用磁共振系统(MRI)填补了国内空白。 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可吸收骨螺钉为国内独家生产。 华西医科大学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人工种植牙技术国内领先。 北京博奥生物公司独立的分子诊断实验室和生物芯片产业化基地也顺利落户。
同时,该市还拥有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科学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大学高分子学院、国家医疗植入器械工程与检验评价中心等知名医疗器械研发与检验检测机构拥有 在生物医用材料、输血器械、植入器械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研发优势。 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生物活性改性人工关节(骨)、可吸收椎体融合器、可吸收止血夹、艾滋病快速检测诊断试剂盒等生物医用新材料和器械,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和组织工程领域,具有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对医学、材料学、生理学、机电学、化学工程等多学科的支持也有很高的要求。 在支持医疗器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配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