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全球CTO贾斯汀指出,自去年10月英特尔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后,英特尔内部花了6个月的时间制定新的研究战略。
最终选择了以下领域作为方向:云计算、高性能计算机、汽车、医疗保健、游戏等,这些领域的共同主题是嵌入式系统的前沿研究。
为什么主攻方向确定为嵌入式? 贾斯汀表示,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嵌入式市场,年增长率达48%。
“中国快速增长的手持、消费电子和嵌入式市场为英特尔的 IA 架构提供了巨大的技术增长和市场。”
据介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英特尔研究院下辖五大研究院,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是英特尔唯一以地域命名的研发中心,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
分析师表示,中国大陆已经取代北美市场,成为英特尔年营收最大的区域市场。 英特尔第一季度运营良好。 其中一个原因是农历新年期间,大陆PC和NB的火爆。 IT带来更多机会。
ARM架构在通信和工控领域的领先地位一时难以撼动,亚洲也有不少新秀可以生产出廉价的芯片方案。 英特尔能否保持其芯片霸主地位,仍充满不确定性。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志喜也认为,嵌入式市场和PC市场的特点有很大不同。 嵌入式市场是一个高度分化、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市场。 价格分化也很明显,对能耗敏感。 需求方面,主要是定制化应用,集成系统解决方案,出货量小,上市时间极快,受价格和能耗驱动,以及连接性
方志喜表示,英特尔在这方面面临的技术挑战主要包括,在应用层面,新兴的嵌入式应用和算法以及相关需求。 通信级、无处不在的应用和服务需要连接和高效通信 系统软件级:适用于广泛应用、编程模型和快速软件开发的综合系统软件。 硬件架构层面:快速架构探索,在I/O层面灵活优化集成可重用组件,快速组合新增的嵌入式外围组件。
英特尔这次的IDF,物联网是另一个主题。 英特尔认为,下一波交通创新浪潮要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丰富、标准化的生态环境。 为了满足英特尔的多元化战略和新兴市场的需求,英特尔近年来在处理器设计上进行了多次重大改进。 除了将图形单元和内存控制器集成到CPU内核中的新一代Atom之外,今年有望发布一系列嵌入式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