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基础支柱产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流程工业企业年产值约占全国工业企业年总产值的66%。 加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基础。
过程工业不仅是能源和各种原材料的生产者,也是能源的消费大户。 其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传统上,这些行业普遍存在能耗高、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差、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低、信息集成度低、综合竞争力弱等缺点。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第一大主体,也是消耗能源资源、产生环境污染的最主要行业。 流程工业首当其冲成为主要对象,尤其是石油加工、化工、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建材等六大行业,其能源消耗占全行业的近70%。 全国工业能源消耗。
例1、石化行业:截至目前,石油仍居商业能源消费之首,约占35%,高于天然气、煤炭、水电、核电等其他一次能源。 石油石化行业一直被认为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其中,年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5%,是国家重点关注的节能节水企业。 进入21世纪,我国石化行业面临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威胁。 到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4.5%。 实施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石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石化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2、环保产业: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全国污染物年排放量达4300万吨以上(其中烟尘约2800万吨,二氧化硫约1460万吨)。 200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71.7亿吨,比上年增长2.7%。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1.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2.3%。 因此,环保行业面临的现实是污染严重,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废水排放及处理、废气排放及处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业污染控制、环境监测、污染自动监测 来源等)。
例3:我国钢铁工业的一次能源主要是煤炭,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 而且,煤炭的热值、灰分、硫含量等质量指标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以冶金行业为例:据全球统计,钢铁行业排放的CO2占人类总排放量的5%,而在中国这一比例接近12%。 据世界钢铁协会估计,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前,以每吨粗钢产生1.7吨CO2计算,全球钢铁行业每年产生约22亿吨CO2,而全球粗钢 产量近1.3亿吨。 虽然2006年全球CO2排放量尚未公布,但根据2005年的公开数据,2006年全球CO2排放总量约为300亿吨。 据此数据推算,2006年钢铁行业排放量为22亿吨,约占全球CO2排放总量的7%。
例4,电力行业:电力行业是全球经济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 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的电力生产过程中排放的CO2量约占全球人类排放的CO2总量的30%。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专家2008年4月23日表示,电力工业和汽车交通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两大罪魁祸首,其中电力温室气体排放量占40% 其中,机动车交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20%。 目前,全球CO2排放总量的41%来自电力行业,而煤电占全球所有火电厂的72%,火电节能减排十分重要。
近年来,“低碳经济”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国元首的讲话、政府文件和主流媒体中。 《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经济示范区》、《低碳生产力》、《 碳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新词也应运而生。 这标志着“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新趋势。 各国政府正在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经济”发展。 欧美等发达国家走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前列。 在政策方面,英国、美国等国家采取了鼓励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政策。 例如,英国推出了气候变化税、碳排放交易基金、碳信托交易基金; 美国通过能源法案,对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一系列可再生能源项目实施税收减免、贷款担保和财政支持。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表明发展低碳经济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德国计划到2020年,国内低碳产业将超过其汽车产业。 凭借长期积累的能源效率和技术优势,以及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雄厚技术,日本提出要将日本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 在“低碳经济”方面,世界发达国家已经领先于中国。 比如,中国500强企业不如世界500强企业,主要是“绿色差异”。
中国当前的能源消费处于“高碳消费”状态。 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加速发展,使中国成为“高碳经济”的典型代表。 工业是我国的“耗能污染大户”。 工业能源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 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8%和86%。 因此,中国提倡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重工业。
据了解,2006年我国CO2排放总量达到62.3亿吨,占全球CO2排放量的23%,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其中新增排放量占全球新增排放量的2/3。 2007年我国CO2排放总量达到67.2亿吨,比美国高出14%,占全球CO2排放量的24%(美国占21%,欧盟15国占12%, 印度占8%,俄罗斯占6%)。 美国已发表声明,有意开发新能源并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谈判。 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毫无疑问,未来两年、“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工业节能仍将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和主攻方向。 未来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