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rNet/IP由美国罗克韦尔公司定义,得到ODVA和ControlNet International的支持和推广。 等优点,已成为最流行的通讯网络之一。
随着自动化系统向分布式、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太网进入工业控制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以太网控制网络技术。 与现场总线相比,采用标准IEEE802.3u以太网和TCP/IP协议,采用“对象”技术编程和设备组态,可满足高精度时间同步、分布式伺服控制、偏离控制、 过程控制到安全系统和其他工业应用要求。 同时,支持现场和远程访问、诊断和组态,提供开放标准,使企业实现从现场控制到管理的全面、无缝的信息集成,解决了因工业自动化造成的“自动化孤岛”。 协议的差异。
实践证明,EtherNet/IP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 首先,它是一个全开放、全数字化的网络,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按照网络协议轻松互联。 尽管有多种开放标准工业以太网协议,包括 EtherCAT、Ethernet IP、Modbus/TCP、PROFINET、Ethernet POWERlink 和 SERCOS III,但这些协议都可以轻松集成到单个硬件设计平台中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次,软硬件成本低,通信速率高。 由于以太网技术非常成熟,有多种硬件和软件设备可供用户选择。 目前,通信速率为10M、100M的快速以太网已得到广泛应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也逐渐成熟,10G以太网正在研究中,其速率比目前的现场总线要快得多。
再次,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 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快速有效的沟通管理网络。 无线、智能供配电、TCP/IP应用等技术的发展保证了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随着“新能源新政”、“4万亿”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深入实施,以及企业技术改造,国内自动化市场稳步增长。 在电力、交通、钢铁、冶金等适用性强的行业,工业以太网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截至2009年底,我国在用各种现场总线安装节点数超过1544.8万个,中国在用工业以太网安装节点数超过13.5万个,同比均有两位数增长 . 中国网络交换设备市场总规模达到8.7亿元,其中交换机和串口服务器市场规模超过7.4亿元。
ARC 预测未来几年工业以太网市场将强劲增长。 其中,2011年之前,工业以太网设备和交换机销售增长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 预计该市场在 2011 年将达到 9.55 亿美元。
随着工业设备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以太网凭借其网络化的功能和开放的特点成为了行业的主流趋势。 很多厂商也加大了投资力度,想借工业以太网的势头。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以太网企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以赫思曼、MOXA、东图为代表的市场规模大、发展快的专业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制造商。 这类企业是目前大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主体企业,涉及行业广泛,销售规模大。
第二类是以西门子、施耐德为代表的大型系统集成商。 西门子、施耐德等系统集成商既是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制造商,也是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用户。 这类公司虽然没有重点推广交换机产品,但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上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此外,赫思曼、思科等公司与大型系统集成商有着广泛的合作,这也是一些专业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厂商业务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第三是以卓越网、新汇通为代表的市场规模较小、发展较快的专业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厂商。 这类企业发展迅速,未来2-3年将保持良好的销售业绩。 但这类企业市场定位紧密,竞争企业众多。 未来将面临严峻挑战。
曾几何时,现场总线解决方案为自动化行业带来了辉煌的发展。 但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目前的现场总线解决方案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未来对自动化解决方案会有新的要求。 当时,快速工业以太网被引入自动化控制领域,赢得了工程师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