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启动的特高压电网建设和2008年广为宣传的智能电网,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建设期。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在早日建成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交流特高压工程和向家坝—上海±800kV直流特高压工程的基础上,“两纵两横” “项目将在未来几年内建成。 ”交流特高压项目和锦屏苏南等直流项目。与此同时,智能电网建设“三步走”计划也正式启动。
记者翻阅新上市装备制造企业的上市公告和招股书发现,企业募集资金的重要目标包括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相关产品。
根据西电集团公布的招股书,西电集团本次上市募集资金77.21亿元,其中66%将投入已有研发基础的技术改造和扩能项目。 在具体项目实施中,技术改造和扩能项目根据投资资金的大小,包括高压开关板、绝缘子避雷器板、变压器板、试验检测板、电力电容器板 整流装置板,分别对应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 电器设备相关产品。
正泰集团的上市公告强调在智能电器项目上提升研发和生产能力。 1月5日,上市公告发布仅两天后,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就明确表示,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抢占建设带来的新兴低压电器产品市场。 的智能电网。
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装备制造企业,这种吸引力比2004-2005年火电行业大发展时更具持续性。 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都是世界电力行业的前沿技术。 上述上市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多年从中受益。
4月18日,商务部提出我国贸易强国目标,同时提出到2020年拥有跨国企业。受益于前沿的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电力设备制造商或可跻身 中国跨国公司。
以特高压、智能电网为目标的电力设备厂商纷纷上市。 从更大意义上讲,这将促进行业技术研发和资本运作能力的共同提升。
正泰电气和西电电气上市并不算早。 据记者查阅的相关资料显示,此前已有40多家电力相关企业在沪深两市上市。 其中,特变电工早在1997年就上市了,保定天威集团也在2001年通过天威宝变上市。 但由于此前特高压建设前景不明朗,智能电网也未被提及,因此在技术研发进度上,先行上市公司与后行上市公司并无差距。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装备办胡树清主任介绍,在建设特高压之前,上市的天威宝变、特变电工和未上市的西电集团都在研发500kV和750kV设备。 特高压建设启动后,上述企业在研发750kV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1000kV电压等级的技术实力。
电力设备制造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制造周期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台500kV变压器产品单台成本一般在1500万至2500万元,而大型直流换流变压器单台成本高达3000万至4000万元,生产周期约需5年 个月。 据西电集团副总经理裴振江介绍,西电集团已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1000kV套管的研发和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与大力建设电网相比,国内企业的技术储备仍然不足。 以特高压直流设备为例,该公司特高压事业部相关专家告诉记者,虽然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直流领域成套设备的自主制造,但在产品稳定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由于缺乏基础研究、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部分设备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仍需进口,导致国产设备成本居高不下。 例如,特高压变压器产品核心部件所用的取向硅钢片,大部分是从日本进口的。
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建设为国内企业指明了技术路线方向。 目前的情况是,由于特高压生产技术储备较早,国外企业在整体技术水平上仍领先于国内企业; 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国内外相差不大。 在特高压装备发展中,国内企业能否通过上市实现技术飞跃? 在智能电网设备研发方面,国内企业上市后能否抢占先机? 人们会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