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利时的MACS系统应用为例,说明dcs应用系统配置的一般方法。 MACS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通用的系统配置和运行控制平台。 应用系统需要通过工程师站的软件配置生成,即将通用系统提供的模块化功能单元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功能系统。 完善具体要求的申请制度。 系统配置完成后,将生成应用系统数据库、控制运行程序、历史数据库、监控流程图和各种生产管理报表。 应用系统配置流程如下:
(1)准备工作。 在进入系统配置前,首先要确定测点清单、控制计算方案、系统硬件配置,包括系统规模、各站IO单元配置、测点分配等。内存库等设计要求。(2) 建立目标项目。 在正式配置应用项目之前,必须先为应用项目定义一个项目名称。 建立目标进程后,建立项目的数据目录。
(3)系统配置设备。 应用系统的硬件配置是通过系统配置软件完成的。 在图形模式下,系统网络中连接的每个设备都对应一个基本图形。 系统设备配置前,必须在数据库主控中创建相应的项目。
(4) 数据库配置。 数据库配置是对系统中各站点的点位信息进行定义和编辑,是构成整个应用系统的基础。 MACS 系统中有两种类型的点。 一种是实际物理测点,存在于现场控制站和通信站。 点包含测点类型、物理地址、信号处理和显示方式等信息; 另一种是与实际物理测点相比,虚拟测点的区别仅在于没有与物理位置相关的信息,可用于控制算法组态和图形组态。 (5) 控制算法配置。 完成数据库配置后,就可以进行控制算法配置了。 MACS系统提供了五种符合IEC1131-3标准的工具:SFC、ST、FBD、LD和FM。
(6)图形和报表组态。 图形组态包括背景图像的定义和动态点的定义,其中动态点动态显示其实时值或历史变化,因此要求动态点必须与定义点相对应。 通过将图形文件接入系统,实现图形的显示和切换。
(7)编译生成。 系统连接功能连接形成系统库,成为操作员站和现场控制站在线运行软件的基础。 系统由实时库和参数库组成。 系统将各点变化的数据项放入实时库,将各点变化不频繁的数据项放入参数库。 服务器端包含所有的数据库信息,而现场控制站只包含站点相关点位和方案页面信息,系统生成后通过系统管理中的下载功能自动完成。
(8) 下载系统。 应用系统生成后,应用系统的系统库、图形和报表文件通过网络下载到服务器和操作员站。 当现场控制站启动时,将服务器下载到现场控制站是自动进行的。 现场控制站启动时,如果发现本地数据库版本号与服务器不一致,就会请求服务器下载数据库和程序页面。 以上就是DCS应用系统配置方法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