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智能电网应“适度先行”

   2023-05-29 工业品商城244
核心提示:“风力发电机是一个小‘初生之火’,电动汽车也是一个小‘初生之火’。借助智能电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位专家表示。 新能源和电动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大战场。 他们与智能电网是“铁三角”,还是各自为政,互不协调?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日通过“电力系统总体规划优化模型”计算出如下数据:如果依靠传统电网模

“风力发电机是一个小‘初生之火’,电动汽车也是一个小‘初生之火’。借助智能电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位专家表示。 新能源和电动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大战场。 他们与智能电网是“铁三角”,还是各自为政,互不协调?

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日通过“电力系统总体规划优化模型”计算出如下数据:如果依靠传统电网模式代替智能电网模式,大规模新能源和“即插即用”  "电源将被电网消耗。 由于容量限制,新疆酒泉、西蒙西、西盟、东蒙东等风电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只能通过省或区域电网消纳。 我国建设多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离2020年风电开发超过1亿千瓦的目标还很遥远。

在缺乏大量新能源并网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发展也面临一个悖论:其能源利用效率(32%~47%)比燃油车高1~2倍以上 ,行驶1公里的碳排放量低于燃油车。  70克,但如果主要使用煤电而不是新能源,只把排放从城市转移到远处的火电厂,“这70克太轻了”。

此外,电动汽车还将对电网的负荷预测和运营成本造成压力。  “2020年电动汽车大约有3000万辆,如果每辆车的充电负荷为10-12千瓦,加起来就是3亿千瓦。当然,这3亿千瓦不会同时出现。它 可能在8000万千瓦左右,但是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惊人的,因为目前全国的峰值负荷只有7亿千瓦,而且3000万辆电动车每年只用600亿度电,而且大部分都是 都是便宜的错峰电、充电站等巨大的投资,很难实现正常的盈利模式。”

要解决上述悖论,唯有让电动汽车通过智能电网“遇见”新能源,成为移动储能设备,才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效益。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标有更现实的考虑:“现在大量安装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行业火热,发展智能电网非常迫切 ” 大约25%,但当地电网无法吸收,大部分风力发电机都在晒太阳。”

对于如此复杂的情况,一位长期研究智能电网的人用“不平衡”来解读:新能源出现在西部和东北风电富集区,而新能源用户最先出现在东部 地区——除消费者外,东部地区由于个人选择的因素,会感受到更大的碳减排压力,并有能力为此采取行动(这也间接解释了中国智能电网强调实力的原因之一)。

据初步测算,我国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智能电网。“投资大、周期长、跨地区、跨行业”是人们对这一系统工程的评价。 那么,应该如何评估其社会经济效益呢?

国网能源研究院一份未发表的研究认为,如果按照现有传统电网发展,到2020年,火电装机容量将比智能电网多6300万千瓦。 在智能电网发展方面,2010-2020年我国电力有效装机投资将下降约1700亿元,年均投资下降155亿元。

对于智能电网的综合社会效益,本研究将其分为5大类14个子项,即:环境效益(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减排、减少电力需求、发电煤耗减排、 电动汽车带来的减排量); 用户链接的好处; 电网链路效益(减少网损,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发电环节效益(节省系统有效装机容量,降低发电成本); 其他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改善电能质量,节约供电成本,节约土地资源)等。

公众最关心的是智能电网能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目前,在北京完成的一项试验表明,复合型电力光纤可支持“三网合一”,信息业务可随插随用; 在带动就业方面,2010年至2020年,将提供约14个就业岗位。 万。 一位专家认为影响更深远:智能电网带给普罗大众的可能是增值服务、选择的自由,或者是一种意识:当你觉得自己想要过低碳的生活方式,或者你有 负担得起 当征收碳税时,会发现旧的生活方式变得昂贵,而智能电网支持的新生活方式变得更便宜。

一些隐藏的巨大好处值得更多关注。 智能电网具有强大的自愈功能,比传统电网更具“弹性”,可以大大减少停电造成的损失(据美国能源部估计,美国损失1500亿美元 每年由于停电)。 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很早就指出,电力短缺造成的损失大于装机容量过剩。 以停电防御体系闻名于业界的薛玉生院士认为:“电力系统面临外部灾害多元化、新能源接入难控、客户深度参与各种挑战, 这对电网的安全性和充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智能电网有必然要求。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向万院士作为能源战略科学家,非常看重智能电网对低碳经济的贡献。 他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智能电网需要更加高效经济、安全可靠、对新能源友好。  “节约、安全、可靠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信息化、自动化、交互化等是手段。”

茅于轼等经济学家认为,低碳会增加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本。 显然,传统能源的成本更低,火电比风电便宜得多。 您如何看待面向未来的智能电网绿色投资? 资深电力专家王新茂近日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智能电力系统意味着电力行业绿色成本的上升。 这是电力行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贡献。

电网企业的成本控制也是社会关注的话题。 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事业部获悉,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基本都是新建变电站。 电网的统筹规划在省公司内部多次被讨论和质疑。  “经济高效”是坚强智能电网的主要内涵之一。 据了解,华东电网公司正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指导下开展“智能电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对当地的过度投资。 这把尺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平衡”。 为适应新能源和各个国家制度的变化,推动智能电网本身的进步,其在西北或上海的测算结果将大不相同。 因为它必须因地制宜。”

在全球碳减排、能源安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等背景下审视智能电网,人们的心态难免复杂:欧美为什么要发展智能电网? 中国是跟风发展智能电网还是坚持独立自主? 

能源专家对智能电网与碳减排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 国网能源研究院初步测算,2020年智能电网带来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减排效益为442亿元。 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实验室2月发布报告称,在2030年之前,智能电网可使美国每年的碳排放量减少至少12%,未来智能电网技术将在美国普及 20年。

可以肯定的是,智能电网将有力推动低碳经济转型,但不确定因素较多:低碳带来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是不平衡的、层次性的,与区域相关。 经济、社会环境、国际压力、发展方式转变都有关系。 中国智能电网如何均衡发展?

对此,杜向万院士提出,要对我国智能电网进行“顶层设计”。 如何操作?  “最好由国家主管部门牵头,参与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做一个跨部门、跨单位的研究,电网公司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我国各地容易出现的“蜂拥而至”现象,顾国彪院士的建议是,以标准为先,“吸取电动自行车的教训,不要让很多企业死于非标准”。 竞争,而是因为标准。”

“其实,智能电网和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类似,一些企业会被淘汰,但商业模式会保留下来。” 一位智能电网专家表示,“政府应该建立一个‘场’,欢迎各方参与,让冒险资金进来,而不仅仅是‘国家队’投资。通过市场化试验,找到商业模式。” 同时,基础研究、设施建设、技术储备也要同步推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