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填补我国物联网空白

   2023-05-30 工业品商城390
核心提示:近日,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张旭平发明的“基于布里渊效应的连续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歪楼”、“塌楼”、“泥桥”等问题引发人们担忧。 如何防患于未然,及早发

近日,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张旭平发明的“基于布里渊效应的连续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歪楼”、“塌楼”、“泥桥”等问题引发人们担忧。 如何防患于未然,及早发现问题项目,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

张旭平向记者介绍,连续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用途广泛,如整体建筑、大坝、桥梁、隧道、输油管道、海底光缆等,通过铺设光纤即可联网 光纤,从而传输监控信息 对任意设置的终端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可以对各种建筑物,特别是大型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进行持续监控,并提供预警信息。

张旭平表示,这项技术的本质是利用了物联网的概念。 所谓“物联网”是一种网络概念,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任何物品按照约定的协议连接到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 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核心。 从技术角度来看,物联网就是传感器网络。

近两年,这项技术在国外发展极为迅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国内也有应用,如苏通大桥、动车组防护栏、南京玄武湖隧道等,都埋设了光纤,但所用的核心技术都为国外所有。

据张旭平介绍,目前,我国的光纤传感技术以“点式”为主。 所谓“点式”,就是在项目中植入点传感器,通过点响应进行监控。 对于大型工程,点式光纤传感技术除了成本高的缺点外,传感分布也比较分散。 如果问题部位不在传感器放置点,就会不灵敏甚至无感,容易造成遗漏。 她发明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弥补了这一不足。 本技术发明具有六大优点:光纤体小,易于埋入; 耐腐蚀性能; 负担得起的。

据介绍,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已在国外出现,但由于成本高、技术难度高、涉及国外专利等棘手问题,该技术在国内并不被看好。 张旭平说,她发明的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同类设备的成本仅为国外设备的1/5。

张旭平形象地比喻,建设工程就像一个人,每年都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如果发现的问题很严重,已经到了晚期,治疗就会比较困难。 但是,如果在身上安装一台灵敏度高的健康监测仪,一旦各项指标出现异常,就会及时报警诊治,那么很多慢性病和疑难杂症就可以避免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