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其上游硅材料产业的发展。 大量企业和资金不断涌入太阳能级硅制造行业。 2009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将多晶硅行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
在这种高速发展的状态下,虽然我国光伏产品装机量持续增长,但国内应用市场增速相对缓慢。 2008年我国光伏系统装机量仅为40MW,占全球装机量的0.73%。 2009年我国自用太阳能电池仅200MW,95%的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
随着我国硅材料产能的不断释放,开拓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迫在眉睫,这已成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 因此,结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发展特点,比较发达国家在推广光伏产品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总结我国光伏产品应用市场的现状,提出促进光伏产品发展的口号。 提出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和培育国内市场的建议。 重要的。
德国是世界光伏应用大国。 2009年德国光伏系统装机量达到3.8GW,累计装机量达到9.8GW,占全球的50%。 分析其2009年新增装机系统,90%为30kW以下的户用屋顶发电系统。 在亚洲国家中,日本的安装量增长了109%,位居世界第四。 日本的装机容量中,70%以上是户用光伏系统。
德国和日本政府对光伏户用系统的补贴政策和便捷的上网方式也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光伏产品的热情,实现了户用光伏系统的推广,从而带动了国内乃至全球光伏市场的发展。
我国属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还有很多常规电网覆盖不到的区域。在过去的20年中,光伏产品作为解决无电地区人民用电问题的手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光伏发电成本高,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只能以政府采购、示点示范的形式推广,一直以来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光伏应用市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太阳能电池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光伏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按照规划,我国太阳能光伏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以中国现有的光伏产能及根据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光伏发展还可以达到更高的目标。但要实现光伏产品市场良性运转,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我国城市人口已达到49%,城市相对来说电网资源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于较贵的光伏产品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强。在有条件的城市,采用政策激励机制及补贴政策,鼓励发展户用光伏系统。在远离大电网的偏远地区,发展大型光伏电站示范系统,既可解决当地居民用电问题,又能为大型电站建设积累技术经验。
东部沿海地区,因原有传统电力资源丰富,如让其增加投资应用光伏产品,动力不足。因此,如能在投融资体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则可以激励企业及建筑物业主主动采用户用光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