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推动RFID产业化

   2023-06-16 工业品商城373
核心提示:集RFID和SIM卡技术于一体的世博会移动门票是本届世博会的一大亮点。 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世博会门票的购买,省去了寄票或取票的麻烦。 同时,您还可以查询购票、退票、纪念票领取等信息。RFID技术在世博园区食品安全、车辆安全保障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目前,世博园区内的每一件食品都带有RFID标签。 通过这种非接

集RFID和SIM卡技术于一体的世博会移动门票是本届世博会的一大亮点。 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世博会门票的购买,省去了寄票或取票的麻烦。 同时,您还可以查询购票、退票、纪念票领取等信息。

RFID技术在世博园区食品安全、车辆安全保障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目前,世博园区内的每一件食品都带有RFID标签。 通过这种非接触式识别技术,手持办公终端移动设备的执法人员可以在现场对进园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全过程进行跟踪,确保供应渠道的安全可靠。 哪怕是一种蔬菜,都有RFID电子标签作为“身份证”。 生产日期、保质期、来源等重要信息一目了然,有问题可“追踪”到上家。

对于进出世博园大门的车辆,大门前的探头将采用RFID技术识别车辆上的双卡。 车辆卡对应汽车的车牌号,司机卡存储司机的相应信息。 与后台数据库比对后,如果信息不匹配,将永远不会发布。 如果世博会现场有违规信息,芯片也会被记录并列入黑名单,拒绝入场。

RFID不再是一项新技术。 例如,在超市结账时,通过在每件商品上贴上RFID芯片,当人们将商品靠近电子标签感应设备时,可以自动读取商品的数量和价格,从而节省资金。 很多结帐时间。

同时,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也给人们注入了新的希望。 各国政府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或投入物力,积极推动本国RFID产业的发展,并开始不断探讨RFID在制造、物流管理、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应用程序。 例如,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RFID在食品安全、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也为RFID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然而,时至今日,虽然RFID在医疗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真正被引入和使用的并不多。 根据《2009年台湾医疗资讯科技投资与应用展望》调查显示,2008年台湾地区级以上医院导入RFID应用的仅15.6%,且70%导入者集中在医疗中心,而 他们都是小规模的进口商。  ,投资比例不高,更偏实验性质。

近年来,RFID标签降价趋势明显,但对于主动检测或特殊规格(如防水)的成本仍然过高。 其次,RFID引入后产生的收益大多是无形的收益,比如提高安全保障等,在难以量化的情况下很难说服业界采用。

另外,市场上RFID的应用案例并不多。 尽管已经发展了很多年,RFID 仍然是医疗行业的一项新兴技术。 由于医疗服务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医疗行业在选择一项新技术时,不仅会考虑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还会特别关注同行业的体验。  RFID的态度趋于保守。

 “除了技术,RFID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应用,即如何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国内RFID虽然近两年有所发展,但速度不是很快,主要是由于 缺少像世博会这样的好机会。” 负责世博会票务系统建设的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世博项目总工程师许琳说。

“爱知世博会首次应用RFID技术,但像上海世博会这样多方位、大规模的应用还是第一次。这不仅说明上海有相关技术和产业积累, 也为这个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海市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主任王野说。

业内人士指出,移动支付等功能只是RFID技术的基础应用,而物联网则可以连接封闭的RFID系统。 上海市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盛焕业认为,电子标签、安装在各种物体上的传感器等智能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口接入无线网络 ,从而赋予物体智能,可以实现人与物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现阶段,上海市产学研各方承担的物联网相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经费超过1亿元。 早在2005年,上海就成立了国内首个“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  2006年10月,中国唯一的“国家射频识别产业化基地”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挂牌成立。 几年来,上海初步形成了由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射频识别技术链,从事RFID相关业务的企业近200家。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