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医改的推进,便携式心电监护仪作为基础医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2010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将达到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 随着中国心电监护仪市场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国际大品牌还是本土厂商,都越来越觉得未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在市场和技术上进行创新。
即使进军中国基层医疗市场,国际品牌的心电监护厂商也在争夺综合实力:高技术、低价格的市场需求,迫使这些跨国巨头不得不针对中国市场进行创新。 为此,GE Healthcare瞄准了中国农村市场,尝试用软件替代硬件功能,大幅降低硬件使用量,缩小产品体积以节省原材料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轻便、耐用、易操作、价格低廉的产品恰恰体现了GE的市场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
国际品牌厂商也意识到,除了技术和产品的创新,销售、服务和培训方面的创新也极为重要,而这些处于价值链末端的环节甚至是成败的关键。 跨国医疗企业将更多参与医生培训活动、医疗示范中心等项目,充分挖掘市场潜力。
为了提升国内市场渗透的优势,本土品牌也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而且,在权衡利弊后,多数本土厂商根据自身特点,将创新重点放在产品的易用性和外观设计上,以出其不意地赢得市场。 超思研发的Touch微型心电监护仪就是一个证明。 Touch微型心电监护仪等产品,在全球已被多项专利所垄断。 如何规避这些专利,寻求新的突破,是超思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后来,超思公司与Rococo设计公司合作,设计了一款外形先进、与传统心电监护仪有较大区别的Touch微型心电检测仪,增强了产品的易用性和可靠性,从而开辟了家庭新蓝海。 便携式心电图监视器。
不少本土厂商认为,本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不能再重复国际品牌的道路,必须有所创新。 他们甚至强调,宁可多走弯路,自己摸索创新之路,因为一旦创新成功,他们将获得巨大的市场利润和市场份额。 现有成功的本地和国际公司已经证明,创新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