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玉久说,我们的“十一五”还有半年多的时间,马上就要进入“十二五”了。 “十一五”期间,电气工业实现了高速、高水平发展。 非常快,而且水平很高。 我们目前的总装机容量已达到9亿千瓦。 这是什么概念? 仅次于美国,美国一年有10亿多。 由于连续4年高速发展,每年新增发电设备1亿千瓦,这在电力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当我们连续三年生产1亿千瓦时,我们又开始担心了。 我们不能再走那么快了,我们应该放慢速度。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用户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按合同生产,所以连续4到5年,年生产能力1亿千瓦。 这个速度很快,而且等级还算高。 建成了6000万千瓦火电等世界上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发电设备。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走了70年发达国家的路,达到了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都超过他们,所以我们的水平是很高的。 因为全世界的电气行业都在关注中国电气工程的发展,都想进入中国市场。 比如三峡,我们正在建设六个地下电站。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单机容量70万千瓦,真的是70多座。1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很小,我们的档次和档次都是世界最大的。 以前我们说美国和巴西比我们强,现在看来已经不是问题了。 美国以前不是70万千瓦,还有一点。 现实世界最大的是我们三峡,现在是1820万千瓦。再加上目前地下在建的6台70万千瓦机组,这是最大的。 随即,第二三峡和第三三峡的建设已经开工,于是西电东送的任务就出现了,达到2000多公里。 我们的水电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发展最快,最好的。
核电站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我们引进了法国和美国的技术,达到了140万千瓦和170万千瓦。 现在我们正在建设AP1000,号称是第三代核电。 现在不到1000万千瓦。 到2020年,至少有6000万千瓦的核电。 至于风电、光伏发电,都是大项目。 所以我们现在的发电量基本处于世界顶级水平。 我们这个行业在世界上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能达到这个水平并不容易。 当然,随着世代的增长,传播的水平和速度也在增长。我们的500,000 DC、800,000 DC和1,000,000 AC是世界上最高的电压等级。 为此,国家电网提出以特高压为骨干电网建设中国智能电网,堪称坚强智能电网。 中国智能电网的特点是以特高压为骨干电网,这是我们的特点。 现在全世界都在做,中美有合作协议,美国在做,日本在做,欧洲也在做,但是中国国家电网提出,中国的智能电网是坚强的智能电网 以特高压为骨干。 所以,我们的输配电行业应该说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甚至超过了它。 因为世界上没有100万人的交流。事实证明,俄罗斯有一个。 解体后,他们将无法做到。 意大利和日本有线段,但是没有这个负载。 真正跑100万的只有中国的线。 从山西、河南到湖北,我们计划建设二线,也就是内蒙古到杭州,特高压骨干网架的问题逐步形成,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发电和输电就是这种情况。 用电端与我们的建筑电器有关。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现在正在开发小型化、数字化、可通信的第四代低压电器。 现提出根据智能电网的要求解决交互问题。
那么通过“十一五”的高速高水平发展迎来“十二五”的情况如何呢? 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这是我们的主要问题。 所谓产品结构调整,就是因为我们大量的电器产品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达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 现在就是这样,一直这样的话调整结构也没有问题。 我在温州说,温州是低压电器之都。 我说如果温州不发展第四代低压电器,以现在的低压电器水平,通过“十二五”的发展,洗牌后全部停产 ,整条线都会崩溃。 直到现在,我们都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形势。 所以温州市政府开转型座谈会的时候,我说这里现在是电器之都。 通过“十二五”的发展,如果不改变发展模式,不调整产品结构,未来重新洗牌时就会被淘汰。面对非常严峻的形势,看到这一点,我们要有紧迫感。 虽然这些公司都是民营公司,但是等这些公司全部淘汰了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我告诉他们的市长,他们应该多注意自己的事情。
因此,建筑电气行业也存在提档次、转变发展方式、尽早调整产品结构的问题。 我觉得如果跟大方向一致的话,第一是节能,第二是安全。 现在节能、环保、低碳是我们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 不节约能源,不保护环境,不安全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建筑电气产品,比如电线电缆,一定要防火,要符合标准,否则会有太多的隐患。 当时什么都没发生,过几天可能会出问题。因此,节能和安全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建筑行业的重要指标。 但是,在“十二五”期间,整个电气行业都需要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的时候,建筑行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要应对 智能电网的建设,而美国的智能电网建设首先是第一个目标,即在4000万户家庭安装智能电表。 我们怎么称呼智能电表? 不能是抄表系统,也不能是插卡系统。 它必须是数字化的和可交流的,即互动的。 现在有十个城市要实施三网融合。 未来在发展自动化电网时,会提出多网合一的问题。 因为最早的智能用电是通过光纤通信到家门口,然后在家里安装智能电网,负载会累加起来,在电缆中间加个灯才能到家门口 房子。 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而且,未来将是物联网和互联网。 在家看电视、上网,三合一。 发展智能电网必须考虑多网合一,一网多用。 这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将多个网络集成为一个的问题。 当几个网络合而为一时,我们的电气产品应该如何应用呢? 它是如何应用的? 现在没有人在做智能电网,而我们已经在做这项工作。 因为特高压是骨干网下的坚强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的事。 100万伏和50万伏的运行是国家电网的事。 如何实现发电过程智能化是电网的事。 对于我们来说,终端应该是基于此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解决产品更新换代、提高技术含量的问题,还要应对智能电网的建设。 城市电网二次改造和农村电网二次建设所需的电气产品,应当是产品结构调整后的产品。 大楼里到处都是变电站。 这个变电站安装了什么? 我还能安装 S9 吗? 不是,我们安排了沉阳电科院统一设计,让大楼的箱式变电站智能化、可靠化,降低损耗。现在江苏和广东都在推广24kV变电站,很多环节都节约了很多能源。因此,我们认为建筑电气设备的节能和安全需要我们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这里有大量的智能电网用户,所以我们“十二五”的任务,我觉得从技术上来说比“十一五”更重要,也更苛刻。 因为通过“十二五”产品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智能电网是我们建筑电气必须达到的新高度,否则就没有智能化 并且没有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