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

   2023-06-19 工业品商城377
核心提示:在传统电力设备行业,以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 比如在大型发电设备和高压变压器领域,集成度比较高,一直被几家大公司把持。 但在低端变压器、风电设备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领域,目前集成度较低。 例如,我国风电场及其装备制造规模小,布局分散,没有形成龙头企业,难以满足

在传统电力设备行业,以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 比如在大型发电设备和高压变压器领域,集成度比较高,一直被几家大公司把持。 但在低端变压器、风电设备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领域,目前集成度较低。 例如,我国风电场及其装备制造规模小,布局分散,没有形成龙头企业,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风电产业需求。

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  “水、火、气、核、风”五大发电装备制造业共同发展,主机、辅机、输变电设备同步跨越。 近年来,在电力需求旺盛的拉动下,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进入超高速增长期,不仅在规模上,在技术上也是如此。 整个行业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与国际龙头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整体集中度还很低。 目前,国内电力设备行业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与西门子、ABB等国际巨头抗衡。 在技术和产品的深度和广度上与国际巨头还有较大差距。 要加快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作为离商业化最近的新能源,风电产业在我国发展较早,也比较成熟。 新能源开发浪潮袭来之际,各路资本纷纷入局。 无序扩张,造成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分散、规模小。 该行业被推入了一个残酷竞争的买方市场。

我国风电超常发展的背后,过热扩张的趋势也让业界忧心忡忡。 国家出台了好政策,但很多企业却忽视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为了抢先建设资源丰富的风力发电厂,他们盲目开工建设小功率风力发电机组。 短短几年内,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也从2004年的6家迅速扩大到2008年的70多家。到目前为止,只有20家左右的产品已经成熟下线,其他企业还处于建设阶段 和产品测试。

在风电设备制造业尚未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产能过剩迹象已然显现。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但目前存在核心技术缺乏、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未来的大规模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来降低成本; 此外,风力发电并网问题也需要尽快推进,否则国内市场将无从启动。

电力设备制造业是就自身技术和产品特点而言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行业。 在国际上,大型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多为多元化经营的大型跨国公司(尤其是近年来的国际并购重组)。 庞大的规模和产品的多元化为技术发展和抗风险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由于资金分散,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产品比较单一,多数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企业规模小。 结果必然是抗风险能力弱。 国内企业的资金、生产能力和销售收入与国外相差甚远。 这是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尤其是中小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 甚至一些大企业在工程项目的联合招标、合作分包中也经常受到外商的挤压。 经营业绩受到很大影响,甚至造成企业亏损。

因此,在现阶段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激烈竞争中,我国要想赢得市场,实现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就必须打破现有格局,改变国内的局面。 电力装备制造业自身联合或兼并,深化改革,走国际兼并重组之路。 兼并重组的主要方向是提高我国电力装备的自主开发和设计制造能力,不断增强电力装备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要加强科研与生产、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快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增强技术储备,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使电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掌握大型核电、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大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等重大技术装备和工程系统设计制造技术 装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装备。 要从电力设备关键设备(元器件)入手,解决关键元器件设计、制造、材料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全面提高其质量和可靠性,研制一批高新技术产品。  -高科技、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设备。 新技术应用和新能源发电技术取得突破。 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力装备制造业基础技术、应用技术和系统研究体系和研究平台。

  面对国民经济和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和经济安全都寄托在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身上。 一个重要的问题。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