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香川大学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郭树祥表示,脑血管介入手术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医生将导管、导丝等器械沿着血管送入患者脑内,以达到扩张的目的。 脑血管,防止脑血管瘤破裂等目的。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开展这项手术,但由于手术难度大,对医生的经验和资质要求非常高,只有一些大医院可以开展。 此外,由于脑部结构复杂,医生在进行此项手术时往往依靠经验和手感,难以避免触及和破坏脑部复杂脆弱的血管,使得手术具有一定的难度。 风险。
如何提供一种辅助手段,使进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医生能够更直观地避免触及患者的血管,顺利实施手术,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郭树祥领导的研究团队致力于利用微型机器人技术攻克这一难题,并取得了最新突破,有望在3至5年内使该技术实现临床应用。
研究人员将一个光纤压力传感器和三个“类皮肤”微型触觉传感器放置在最有可能接触血管的导管前端和侧面2至3厘米处。 它们是厚度只有 0.3 毫米的纸。 片式压电传感器。
当医生进行手术输入导管时,传感器可以获得导管接触血管壁的信息,并通过视频显示反馈给医生。 导管输送的力度和面积分为安全、警告、危险三个级别。 收到警告信号。 除了辅助临床操作外,该系统还可以获取执行该操作的高水平医生的数据,建立数字化专家数据库,辅助教学其他医生。
郭树祥表示,脑血管手术辅助系统技术研究于2009年4月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系统性能测试。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信息与自动化技术国际会议已成功举办6届,是国际信息技术与自动化领域的权威会议。 今年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主办,时间为6月21日至6月23日。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信息领域的机器人、导航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