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说,经过新中国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9年,我国实现工业增加值13.5万亿元,21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强国。
但是,工业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部分行业资源消耗高、产出效率低、污染排放严重、自主创新能力弱、产能过剩等矛盾和问题突出。 此外,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资源环境瓶颈日益严峻,一些地方和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苗圩表示,如何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现在和今后面临的紧迫任务。 2009年,我国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这些目标和举措,将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但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苗圩指出,落后产能能耗高、污染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 这些都是我国工业能耗排放高的重要因素。 从行业现状看,不少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单位产品能耗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从企业构成来看,能源消耗成本占比较大。 因此,苗圩强调,当前,要紧紧围绕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艰巨任务,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采取果断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二是大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 三是抓住机遇,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绿色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石。 面向“十二五”,要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引领,加强统筹规划,着力提升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一是加强绿色发展科技总体布局,突出关键技术,破解绿色发展制约因素。 二是加快推进国家技术创新项目,打造绿色产业创新体系; 三是完善和落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绿色发展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论坛围绕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工业循环经济、高耗能产业绿色工艺、绿色制造与绿色IT、低碳技术支撑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等议题展开讨论。 从政策创新、理念创新等方面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探索绿色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分享地方行业、科技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在推进工业节能、清洁生产方面的先进经验 、循环经济和绿色金融。 .
座谈交流中,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发展绿色工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发展绿色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共同努力。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着力构建低碳绿色产业结构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 以节能降耗、减排和污染治理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生态设计与开发、清洁生产过程、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影响最小化 ,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实现产业由大变强的目标。
发展绿色产业,要着力构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完整、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 要着力建立新的生产方式,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清洁发展和循环利用。 发展与低碳发展; 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依靠科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调整,加快提升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进程和水平。 着力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完善和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绿色融资机制、激励和引导措施,促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