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输电线路结冰事故已发生数千起,严重危害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6月26日,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架空输电线路除冰检测机器人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该机器人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在单齿轮距离内的单线上进行现场除冰和检测作业。 鉴定委员会认定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机器人以移动机构为主体,配备除冰工具,集可见光探测、红外探测等技术于一体,可在单档距离内、单线遥控进行现场除冰探测作业 。 同时,该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在同一个移动平台上集成除冰、可见光检测、红外检测、压接管电阻测量等带电作业功能。
据介绍,该机器人具有抗强电磁干扰能力,在500kV、1000A架空线路作业时具有安全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 已成功上线上线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蔡和高、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建议,加快该产品的产业化,扩大应用范围。 目前,山东电科院已生产并正在组装架空输电线路除冰检测机器人共7台,初步具备推广条件。 专家认为,除冰检测机器人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因线路结冰或故障造成的损失,而且对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自动化运行水平、保障电网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线路除冰检测机器人由山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重点实验室-电动机器人技术实验室承担。 2009年1月开始科研,历时一年半完成。 目前,实验室已形成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带电作业机器人、线路除冰机器人、线路巡检无人直升机等系列研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