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的总体要求,机械工业在保增长的同时仍面临安全生产新形势,主要体现在 三方面:一是以人为本首先,人民的生命健康是根本; 其次,“后危机时代”和“低碳经济”使中国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加突出。 机械工业作为支柱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需要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这对机械工业安全生产提出了新要求; 最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关键时期,加快机械工业发展特别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的。 任务紧迫,机械工业安全生产是面对国际竞争急需加强的新环节。
从我国机械工业整体发展来看,大部分企业的增加值率和人均产值没有明显变化,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固定资产和人员投资获得的 。 由于数量扩张和低价恶性竞争,生产企业降低生产设备成本和人员成本,低水平、低安全设备和低素质劳动力普遍存在。 大量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制造水平还处于简单的机械加工阶段。 危险源数量多、分布广,是机械行业伤亡事故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
机械化、自动化是解决机械行业安全生产问题最根本的出路。 日本机械工业总规模与我国相当,但目前机械制造业每年死亡人数已控制在20人左右,这与其产业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有必然关系 。
机械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可体现为设计风险、防护风险和管理风险三个阶段。 目前的管理模式是将设计风险压缩为防护风险,将防护风险转化为管理风险,本末倒置。 因此,当前的安全生产管理形势表面上轰轰烈烈,实则并不扎实。 根本原因是企业不愿意加大投入,因为风险管理的成本是最低的,但实际上却是最不可靠的; 为了防范风险,需要增加一些防护设施,企业不愿意投入; 而且基本上没有人关注设计风险。
提高安全生产的方法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方法是在生产工艺和流程的设计阶段就考虑其安全特性,通过制定健全、完善的机械安全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具有较强的安全保障能力。 政策和资金支持,追求机械工业生产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