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LCopen规范的XML格式实现不同软件工具的数据交换:为统一工程平台实现不同控制功能的编程和组态提供基础; 实现统一工程平台各阶段的设计、调试、运维功能,为前后连接提供基础; 直接转换不同硬件平台定义的I/O变量和内部变量,为控制程序的无障碍移植创造了前提。 包括文本编程语言、图形编程语言、结构化编程语言、图形信息、数据类型等信息都可以用XML格式来表达。
例如,AutomationML(自动化标记语言)组织是由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联合ABB、KUKA、罗克韦尔自动化、西门子等工业公司以及一些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建立的,旨在共同定义数字化中间体 工厂的格式——自动化标记语言AutomationML,并标准化。 AutomationML 标准是一个免费、开放的标准,主要用于制造自动化,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和物流。 其创新之处在于在单一根格式(XML格式)下综合和应用了许多重要的工程可接受的标准。
建立IEC 61131-3的OPC UA信息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控制器、可视化设备(人机界面)和上层信息系统之间通信的复用性。 从长期应用来看,将显着提高工程过程效率,显着降低工程成本。 想象一下,在某个PLC项目中,有许多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控制平台。 如果你使用可视化工具或者MES/ERP,从这些控制平台的外部来看,它们是完全相同的。 PLCopen之所以选择OPC UA,是因为OPC的统一架构解决了以下问题:如何在监控层面发现与之通信的对象; 如何使通信对象的数据、复杂数据和功能充分可用; 如何使用 通信可靠、可执行、且独立于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如何保证信息安全。
在2009年德国纽伦堡SPS/IPC/Drives展览会、2010年HMI展览会、2010年照明与建筑展览会上,多家供应商展示了使用OPC的IEC 61131-3信息模型的物理演示。
据《控制设计》杂志调查,2009年美国机械行业PLC用户占2/3,PAC和PC控制合计仅占13%,嵌入式PLC仅占5%。 这可以说明嵌入式PLC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嵌入式PLC的发展也呈现多元化,在国内外表现良好:德国Hilscher推出的将现场总线技术与PLC技术相结合的netPLC非常有特色; CORE 1.00核心芯片组装载有嵌入式PLC系统软件。 作为硬件平台,开发了具有多模式输入通道的嵌入式PLC; 还有另一种发展路径是基于PLC与人机界面相结合的软硬件一体化发展。 目标平台充分利用CASE工具,结合各种嵌入式芯片开发平台和各种输入输出通道的硬件电路库,开发机电设备定制化、ODM专用的PLC。
嵌入式PLC在我国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非常有利于我国自动化产业的发展。 设计和开发团队。 我们可以以最低的成本、高质量、根据定制要求设计和生产用于机电设备的嵌入式PLC,而不是通用PLC。
同时,嵌入式PLC的硬件、软件、人机界面、通信等方面的功能设计灵活、易于定制,更贴近各档次机电设备的要求。 嵌入式PLC完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技术基础,立即可用。 SoC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统和符合IEC 61131-3编程语言标准的编程环境的优点使其在市场上很容易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