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业以太网不断发展,实用性和易用性取得了长足进步,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与相对封闭的现场总线标准协议相比,工业以太网在开放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另外,其在带宽方面巨大的扩展空间也是现场总线无法比拟的。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工业以太网应用的快速增长。
然而,应用的快速增长必然伴随着该领域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 如今,不同厂商支持的各种工业以太网已经搭建了自己的舞台,各种针对运动控制等高性能应用的实时以太网也纷纷涌现。 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用户的选择,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种理念的相互冲击。
例如,工业/实时以太网的标准化以及工业/实时以太网与通用以太网标准的通用程度,已成为各厂商讨论和演讲的焦点。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工业以太网典型代表之一的EtherNet/IP,采用“未经修改的标准以太网技术”的描述方法。 在罗克韦尔自动化不久前举办的“自动化大学”活动上,记者就这一问题专门咨询了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市场专家何华先生。 他指出,EtherNet/IP之所以被称为未经修改的标准以太网技术,意味着EtherNet/IP完全符合IEEE802. 如果不进行修改,就只能称为“基于以太网技术”,而不能称为“采用标准以太网技术”,这也可能导致无法使用通用以太网设备。
对此,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苗学勤介绍,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以太网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都符合IEEE802.3标准,而不同类型的工业以太网,其他的区别 主要是在应用层。 某种程度上,不同类型的工业以太网可以解决互联互通,但仍然无法解决设备之间的互操作问题。
谈及对设备的影响,苗教授指出,使用不同工业以太网的设备可以完全共存,但彼此之间无法通信。 互操作性体现在应用层的差异。 为了在同一网络中使用多个以太网设备,网关需要进行协议转换。 但有些高响应实时以太网只是对数据链路层协议进行扩展而不是修改来满足要求,仍然与以太网兼容。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还咨询了EtherCAT技术协会中国区代表范斌。 范斌认为,不同类型的工业以太网在通信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其对带宽的利用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但就EtherCAT而言,虽然为了满足应用目的在数据链路层做了一些改变,但仍然完全兼容IEEE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