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市场竞争和变化,公司调整确定了“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产业、稳步发展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应用产业”的战略方针 。 公司将努力打造较为完整的垂直一体化新能源光伏产业链,形成上海、内蒙古两个产业园。 依托内蒙古土地、电价、硅原料和良好光照条件等优势,强化多晶硅生产和光伏电站建设能力。 依托上海的技术、人才、国际化优势,加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研发生产、系统设计与集成国际营销、光伏装备制造能力建设。
具体来说,公司将依托航天集团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打造包括多晶硅生产、组件生产、系统集成、国内外销售网络全产业链的太阳能产业,形成包括上海在内的太阳能产业。 浦东(北蔡板块:汽车零部件;金桥板块: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应用)、上海闵行(浦江板块:新能源光伏、新材料应用;莘庄板块:新能源光伏、汽车零部件)、内蒙古呼和浩特(新 能源光伏)三大产业基地,以及汽车空调技术中心、航天机电技术中心、航天机电太阳能技术中心、航天复合材料技术中心四大技术中心。
6月11日,航天机电正式启动公司“十二五”规划,显示公司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产业、稳步发展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产业。 应用行业。 到2015年,公司总资产达到10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其中新能源光伏产业140亿元,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50亿元,销售收入10亿元 来自新材料应用行业。 到“十二五”末,航天机电将集制造、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国际贸易于一体,形成1GW的全产业链生产配套能力。
新能源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以其安全可靠、无噪音、无污染等其他常规能源所不具备的优势,被公认为21世纪重要的新能源。 目前,晶硅光伏发电系统在新能源光伏发电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 随着多晶硅提纯技术的应用和硅片加工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以及其他工艺技术的发展,包括新能源光伏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有望从补充能源转变为新的常规能源。 活力 。近年来,新能源光伏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德国、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政府相继出台税收抵免、电价补贴、低息贷款等激励政策和政府计划,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光伏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约占全球光伏发电市场的1%。 近年来,国家始终将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发展产业。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2007年9月修订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努力使可再生能源 到2010年,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20年达到15%。2009年7月21日,国家光伏发电重大扶持政策“金太阳”工程正式启动。 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重点支持用户侧并网光伏等示范工程建设 发电、独立光伏发电、大型并网光伏发电以及硅材料。 净化、并网运行等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产业化及相关基础能力建设,其中光伏发电项目可获得最高70%的补贴。 这一政策的实施带动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振兴规划》即将发布。 预计202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20GW,比2008年增长近500倍,这将使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翻一番,为光伏产业打开巨大的国内市场。 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家政策导向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公司此次配股的获批,为航天机电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我国航天工业在光伏产业方面的优势无疑为航天机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次配股的顺利实施,将有效推动航天机电打造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链,也将是确保公司光伏主营业务五年内达到年销售规模140亿的重要推动力 。
自2007年以来,航天机电一直致力于打造和完善光伏产业链。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依托公司自身努力和国家支持,航天机电已初步形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具备战略规划、运营管理、资本运作、生产制造、市场开拓、体系建设等能力。 工程、电站建设。 涵盖了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上游硅材料、硅片、电池片到下游组件、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国际贸易等领域。 同时,公司拥有打造完整光伏产业链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以811研究所和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平台,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池片、系统集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截至2008年12月,公司拥有太阳能授权专利15项,专利申请57项。 集团旗下航天电源研究院拥有40年电源研究历史,在光伏、电源、电器行业协会中占有重要席位。 该研究所也是华东地区太阳能电池检测中心。 此外,公司还得到中国航天科技[10.89 1.21%]集团公司、科技部、上海市委市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等政策的大力支持 、资金、土地租赁、优惠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