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建设加速或将引发设备集成浪潮

   2023-06-28 工业品商城175
核心提示:6月29日,国家电网编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规划《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发展规划》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正式发布。 智能电网大规模建设即将拉开帷幕,业界普遍提高了对智能电网领域的预期。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涵盖“综合与规划、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调度

6月29日,国家电网编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规划《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发展规划》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正式发布。 智能电网大规模建设即将拉开帷幕,业界普遍提高了对智能电网领域的预期。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涵盖“综合与规划、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智能调度、通信信息”等8个专业分支具体 由92个标准系列组成。

分析人士表示,国家电网制定的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基本构成了未来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规划框架,指导设备研发和行业标准制定。 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加快智能电网企业标准编制; 积极参与智能电网行业及国家标准的制定; 在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下,开展智能电网标准国际化工作。

除国家电网外,南方电网也致力于智能电网相关标准的研究,并有相应的研究成果。 不过,在一些专家看来,南方电网的研究实力不如国家电网,而且国家电网在智能电网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方面的发言权可能比南方电网大得多。

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也期望有一个统一的智能电网国家标准,否则,如果标准不统一,企业产品的市场和认可度也会受到影响。

对此,国家能源局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建设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国家标准的制定要听取电网公司、设备企业、行业协会的意见 尽快制定智能电网国家标准。

平安证券研究员王帆表示,目前,国家电网在智能电网建设试点中重点关注智能配电网和智能用电。 长远来看,智能配电建设的热点可能远不止智能输电。

对此,国家电网智能电网部相关人士表示,实际上,智能电网的标准体系涉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八个方面。 相比之下,配用电端的智能化程度低于输变电系统。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配用电的智能化建设可能会更加蓬勃。

国家电网相关人士透露,国家电网已基本完成智能电网建设详细规划,即将发布,其中涉及各时段的具体建设目标和投资金额。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2500亿元是国家电网今年电网整体投资的计划金额。 其中,今年电网智能化投资占比约10%,约合250亿元。 事实上,其中有多少? 变压器、开关等智能化一次设备投资多少,智能变电站等二次设备投资多少,很难说清楚。

一次设备是指发电、输电、配电主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保护、监视和测量的设备,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操作开关等。 电网总投资是固定的,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分配比例不确定。 这样一来,两者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利益分配上自然就存在问题。

国家电网表示,未来智能电网投资将作为电网每年的常规投资纳入计划。 未来整体投资金额可能不会继续增加。 原因是,电网智能化改造后,电网的综合运行成本和管理成本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部分领域的投资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 电网投资领域和结构也将进行微调,二次设备投资比重将提高。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电网设备投资中,二次设备制造商所占比重还比较小,但随着智能化改造的推进,未来将大幅增加。 东莞证券研究员于春燕表示,智能电网建设的三个阶段中,智能电网年均投资预计分别占比6.2%、11.7%、12.5%。

与此同时,由于成本增加、竞争加剧等因素,一次设备制造商面临利润率持续下滑的困境。 对于他们来说,能否找到合适的机会,实现辉煌的转身,关系到他们未来的生存空间。 但现在,当电网智能化改造的机遇摆在面前时,一次设备制造商与二次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博弈难以避免。

智能电网建设即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不少一次设备厂商首先选择积极向智能化领域延伸。 特变电工、中国西电等主要制造一次设备的设备制造商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例如集成原始设备的检测和保护功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