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与用电不平衡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大问题”。 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网可以主动“思考”解决方案。
记者在南瑞清洁能源研究所看到,输电线路上安装的温度和风力传感器可以感知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准确天气信息。 一个小型传感器可以帮助解决可再生能源的获取问题。 这个行业问题。
“我们所做的就是将物联网技术‘植入’到电网中,让电网更加智能、安全。” 南瑞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郭景红告诉记者。 传感器,再连接到物联网,将为人们带来全新的用电体验。 例如,未来家庭普遍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自备供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电力可以通过“智能电网”接入公共电网,电力公司缴纳的“电费”将随之减少。 每个月都会收到。 到2015年,这项技术将有可能走进寻常百姓家。
“物联网并不神秘,家家户户的电表就是一个传感器。” 南瑞集团办公室工学博士马元奎告诉记者,目前电网技术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储电,这意味着发出来的电必须立即上网使用,否则会造成巨大浪费 的能量。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这个困扰电力企业多年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去年9月,南瑞集团联合3家科技公司成立的江苏瑞众数据有限公司牵头研发实时用电需求“感知中心”。 技术专家介绍,感知中心是智能电网的传感器网络中心。 通过采集每户家庭的电表信息,可以计算出一定时间内家庭用电的动态需求,然后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发电公司。 发电。 在提高电网智能化的同时,避免无效发电的成本浪费。
通过科技创新,南瑞集团在输电线路气象与状态检测、调度交换网、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集中控制等关键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占据绝对优势。 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高端领域具有优势。
据南瑞集团负责人介绍,我们是一个“链式研发”,贯穿于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每一个环节。 因此,南瑞在“感知”、“沟通”、“知识”领域拥有独立的知识。 产权“拳头产品”已形成物联网产业链优势:在“传感”领域,自主研发了多种环境监测传感系统,形成了与国外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 在光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设备领域,是实施行业的“领跑者”; 在“知识”领域,其感知中心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在国内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