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RFID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潜力

   2023-06-30 工业品商城185
核心提示:据有关方面预测,2015年前后,我国制造业产值将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10%,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中国制造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需求更加个性化,国内市场更加国际化,国际资本加速进入中国制造业。 创新能力,实现精益管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大多数企业和产品的生产模式从MTS(Make-to-

据有关方面预测,2015年前后,我国制造业产值将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10%,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中国制造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需求更加个性化,国内市场更加国际化,国际资本加速进入中国制造业。 创新能力,实现精益管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大多数企业和产品的生产模式从MTS(Make-to-Stock)向ATO(Assembly-to-Order)或ETO(Engineer-to-Order)模式转变,从大规模生产向精益模式转变,包括原材料 材料、在制品、零件等所有材料和最终产品的跟踪和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物料和质量的跟踪也是ERP系统的一项繁重任务。 如今,条码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于很多条码系统来说,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手动修改和更新,费时费力。  RFID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可靠地提供实时数据,这对于大批量、高速制造企业尤为重要。  RFID技术的“非接触式”信息采集方式和电子标签作为“移动信息载体”的特点迎合了制造工艺和管理模式的需要。  RFID可以显着改善和增强制造过程的各种关键性能,经济效益突出。  RFID 对制造业的影响是广泛的,包括:信息管理、制造执行、质量控制、标准合规性、跟踪和追溯、资产管理、库存可视化和生产力。

回顾国内制造业20年的信息化进程,从MIS、CAD/CAM到MRP/ERP,从CIMS、SCM到CRM、PLM,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并进行了 经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索。 然而,实现的效果仍然是留下大量分散的、孤立的、基于各种异构技术的“信息孤岛”。 随着行业改革对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制造业信息化从最初的盲目投入、大量闲置功能转变为现在追求协同生产、精益制造。 未来五年,ERP将与MES、PLM、CRM、SCM、BI紧密结合,并与RFID技术融合,充分结合精益生产、准时生产等先进管理理念,实现从计划、管理到一体化。 控制变化。  RFID等先进自动识别技术与ERP的融合,不仅是对ERP数据处理方式的补充,对于实现ERP真正的物流与信息流的融合,充分发挥ERP的功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RFID技术在制造业的实施,也可以贯穿整个社会从原材料制造、采购到半成品加工、成品制造、批发、分销到零售,直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社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

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已成为现代制造企业的鲜明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传输的标准和成本问题,使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和决策的基础和依据。 结合当前我国精益化、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应尽快研究探索RFID技术的典型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包括:供应链物流的RFID技术应用;  RFID技术在生产制造管理中的应用; 以产品为导向的RFID技术应用作为服务保障;  RFID技术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RFID技术在产品生命周期等方面的集成应用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