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南水北调局技术专家的共同见证下,5台大型永磁管式泵项目电机在电机事业部试车成功。 南水北调局相关领导表示,永磁灌注泵的试车成功,标志着湘电突破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瓶颈,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装备保障。
管式泵的转子采用国内首创的永磁技术,泵与电机一体化的新型结构打破了行业传统的同步电机转子结构模式。 永磁转子没有铜绕组和励磁电路,可以节省大量的制造成本和电费。 使用时可减少3%的损耗,且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代表了国际电机制造革命的趋势。 然而,新的结构和技术路径使生产加工变得非常困难。
该电机磁极间隙小于0.2毫米,无法采用传统的装配方式。 组装时,由于磁极的磁性太强,一不留神就会被轴吸住,很难将磁极组装到正确的位置。 现场工匠成立了攻关团队,经过反复测量和测试,自制了定位导向切割和磁隔离装置,最终攻克了装配难点。
管流泵采用两台灌注泵成对进行负载特性测试。 两台相同数量和结构的灌注泵机械连接,实现速度同步,使测试数据测量更加直观、简洁。
该项目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专用工程。 客户要求负载测试达到电机额定功率的1.2倍,转速达到额定值的1.7倍。 资深技术人员罗桂生和同事们专门为此次测试编写了一套测试方法,独创了并网方法,克服了并网时要求同频率、同压力的难题,采集测试数据的效率很高。 - 通过反馈系统的精确数据记录器。 公司引进配套高压变频器支持实验工作并取得成功。
“你们的测试手段很先进,你们员工的专业水平也很高!” 湘电员工独创的测试方法和灵活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让参与实验的客户和技术专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永磁灌注泵试制成功,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新贡献。 在攻关过程中,员工自己制作工具和吊具,为公司节省了数十万美元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