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产业资本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萧条期后,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 “2008年下半年到去年年底,由于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投资信心下降,很多本该上马的项目都被搁置,这在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但一旦忧虑消除,这些积极分子恢复投资的动作也快得惊人。 吴柏林说道。
制造业复苏的速度让机床企业措手不及。 在4月的南京展会上,企业家表示,产品供应不足,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产能。 确实,金融危机期间,一些企业积累的普通机床和经济型数控机床没有卖出去。 没想到,一进入2010年,事情就出现了逆转。
一位大型国企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仅高端数控机床卖得好,就连普通机床也供不应求。我以为这些产品(普通机床)会被淘汰。” 在这一轮的产品结构调整中,现在我必须要捡起来。” 起床。 我们将满足客户的需求。”
回顾历史,吴柏林表示:“这种情况以前从未发生过,很多企业甚至是零库存。” 据协会最新统计,前5个月,机床工具行业产值和销售收入突破1800亿元,同比增长。 增长41%和42%,机床出口和进口也分别增长38%和41%。
如此快速的增长称之为“井喷”并不为过。 对于井喷的原因,吴柏林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分析机床工具产品市场构成,汽车行业占据半壁江山。 可以说,汽车的繁荣带动了机床的繁荣。 而恰恰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大关,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北京发布了最新产销数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带动下,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持续向好, 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长。” 从披露的数据来看,国内汽车行业产销两旺,完成今年1500万辆的销售目标并不算太困难。
二是4万亿元投资重点项目支撑机床工具市场。 虽然政府救助投资计划在2008年就已发布,但投资效果的传导需要时间,而今年上半年就是一个时间节点。
三是投资需求发生转变。 鉴于房地产行业的不确定形势,不排除投资该行业的部分资本已转移到制造业,而投资制造业需要购买设备,包括机床。
四是国际市场正在复苏。 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都积极救市。 现在,随着欧美国家衰落的结束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国际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当然,可能会有重复,但至少上半年是这样。
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差距并不能被表面的繁荣所掩盖:一是国内高端产品大部分仍为国外产品,国产高端机床仍缺乏竞争力, 机床工具行业仍存在数十亿美元的赤字; 二是产值与销售双向增长,2009年全行业利润不升反降,说明在经济刺激政策下,重复建设等粗放式发展方式依然存在; 三是机床的“大脑”和“四肢”,即数控系统、主要功能部件、刀具等,整机、研发、自主创新还严重滞后……
即使们回到简单的数据来看,下半年和上半年也不一样。 今年年初,机床协会专家对全年市场做出判断:增长10%。 “现在来看,或许有必要纠正一下,毕竟上半年的火爆情况超出了预期,下半年虽然会放缓,但全年15%的增速是 仍然可以预见。” 吴柏林认为。
结合前5个月超过40%的增速,吴柏林的言外之意是,下半年可能会与去年基本持平。 毕竟,普通车床和铣床的畅销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总体行业发展趋势并不相符。
吴柏林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今天上午,我参加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个会议,会上提到机床工具相关行业的运行形势不太乐观。在铁 钢铁行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产能过剩,企业没有更新设备的动力;汽车行业,订单也减少,增速预计放缓;而出口导向型制造业也将因汇率下滑而下滑 费率调整。”
对于下半年增速可能放缓,机床企业并非完全没有预料到。 事实上,在4月的南京展和6月的北京展上,不少企业高管都表达了对超常发展的焦虑。 井喷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是短暂的。 这是由行业规律决定的。 经历过产业周期的企业家,内心就像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