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2023-07-04 工业品商城506
核心提示:在国外,围绕汽车电子标准的工作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际标准组织,如ISO、IEC、SAE等,制定并发布了许多国际通用标准;第二层次是国际标准组织,如ISO、IEC、SAE等。 第二个层次是欧洲、美国等,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基于行业的技术和标准合作组织,制定并发布了很多联盟标准,并不断走向国际化,比如 如 AUT

在国外,围绕汽车电子标准的工作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际标准组织,如ISO、IEC、SAE等,制定并发布了许多国际通用标准;第二层次是国际标准组织,如ISO、IEC、SAE等。 第二个层次是欧洲、美国等,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基于行业的技术和标准合作组织,制定并发布了很多联盟标准,并不断走向国际化,比如 如 AUTOSAR、FlexRay、ASAM 等; 第三个层次是在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形成的具有前瞻性、专业性的技术和标准合作组织,引领技术发展方向并掌握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如NGTP、GENEVI等。 就汽车电子标准而言,我国与国外相比,在技术水平和产业合作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方向就可以看出其成立的意义。 此前汽车电子领域的一些标准协会和机构主要以科研院所为主,行业影响力相对缺乏。 中国电子标准化协会下属的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由国内四大汽车制造商上汽、一汽、东风、长安,三大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启明、航盛、上海工业交通组成,一个标准研究机构是中国电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化研究院,组建领导委员会,共同指导汽车电子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与国际汽车电子标准组织的组织框架和架构保持一致。 我们的主要成员在汽车电子行业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非常有利于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同时,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的重点工作领域非常适合行业发展要求,必将促进行业技术资源合作和技术进步。

汽车电子标准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因此中国电子标准化技术协会将得到电子信息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二工业标准司、中国电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相关司局的支持 研究所。 指导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立足实际,结合行业、市场和技术趋势,首先完成汽车电子标准梳理,建立完整、可行的标准体系; 其次,结合现有标准,充分发挥我国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优势,与现有汽车电子标准工作组织配合,相互支持,确定汽车电子重点领域的关键标准项目,分析处理知识产权问题。 财产问题,联合全国技术力量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 最后,我们将发挥在整车企业的优势,探索标准应用和推广的有效模式,积极推动标准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真正发挥标准承载创新、提高质量、规范标准的作用。 市场和服务应用程序。 基础和领导力。

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技术积累,缺乏标准化的技术支撑。 因此,体现核心技术的总线和软件标准化难度很大。 同时,国家和行业应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

根据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管理要求,1988年成立了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担任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2002年,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组,2007年,汽车电子及电磁兼容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我们一直在积极跟踪国际汽车电子标准(ISO/TC22/SC3)和国外先进标准甚至国外联盟标准(如AUDOSAR),感觉推进的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汽车网络通信协议方面 和嵌入式软件。 等等,几大国际组织也在共同加速汽车网络的标准化进程。

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与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相比,汽车电子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目前尚未建立自己的汽车电子标准体系。 一些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制定了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的产品标准,但由于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的标准体系不同,并没有真正推动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整车厂的蓬勃发展,汽车电子行业迫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能够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内涵。

针对汽车产业面临的新挑战,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可以有效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 通过标准化工作,可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统一的技术语言、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对于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将与汽车电子分标准委员会、汽车电子及电磁兼容分标准委员会合作,吸收现有的一些成果,不断完善我国汽车电子相关标准。 近期,汽车电子标准工作委员会将依托“核高基”项目攻关,与国际标准对接,制定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相关标准; 结合Telematics车辆智能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国外汽车电子标准体系是与汽车电子发展同步建立的,每一个标准都是随着新技术预研、标准制定、产业化的推进而建立的。 然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标准是不同的。 汽车电子标准对于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来说,是成本、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博弈。 如何正视差距,联合国内各大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将全球汽车电子现状与我国汽车电子现状相结合,与国际主流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合作与竞争中博弈, 形成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电子标准体系,是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在汽车电子核心领域还缺乏产品和技术。 汽车电子企业必须自觉、积极参与汽车电子标准的制定。 这是我们在汽车电子核心领域突破的重要一步。

但由于我国汽车电子芯片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所有汽车电子标准均建立在国际寡头芯片厂商的基础上。 我们要在博弈中生存、发展,必须站在让中国消费者获得最具性价比的汽车这一边。 在电子产品的基础上,我们不能目光短浅,被个别厂商所左右,也不能轻易举起自主汽车电子产品高于国际标准的大旗。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