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规划发展司司长蒋兵介绍,《规划》包括先进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开发利用。 对可再生能源、清洁煤炭、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汽车新能源等新能源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和主要政策措施进行了明确部署。 初步测算,《方案》实施后,到2020年,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将大幅减轻,当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减少约7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100万吨左右。 年将减少约12亿吨。 同时,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新增就业1500万人。 姜兵表示,《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目前正准备按照相关程序报请国务院批准。
此外,为了更好地推动节能减排,国家能源局目前正在组织相关单位编制“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规划的重点将围绕实现中央非化石能源比重和碳减排“两个目标”。 总体规划主要是对关系全局的能源供需总量平衡、总体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进步、体制改革和重大建设项目等作出统一部署。
“十二五”期间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传统清洁能源利用水平。 扩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规模。 加快水电、核电开发建设,积极改造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统筹规划重点能源基地和跨区域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国家能源局预计,到2015年,天然气利用规模可能达到2600亿立方米,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望由目前的3.9%提高到8.3%左右; 水电、核电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从目前的7%提高到近9%。 水电利用规模可达2.5亿千瓦,核电利用规模可达3900万千瓦。 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的消纳量将从目前的0.8%提高到近2.6%左右。 非水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达到1.1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 届时,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预计将达到11%左右。
初步测算,到202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5%的目标,核电规模至少达到7500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至少达到3亿千瓦, 其他生物质能源利用规模达到2.4亿吨。 高于标准煤。 江冰指出,重点发展核电、水电三类非化石能源,以及水电以外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 由于关系到我国完成目标能力的大型水电、核电站等相关项目建设需要较长时间,这些项目必须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开工建设 以确保它们能够在 2020 年之前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