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面临千亿商机

   2023-07-06 工业品商城30
核心提示:目前,核电机组仅占我国总装机容量的1.8%,发电量仅占2.3%。 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 根据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规划和设想,国务院核电独立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到2020年,核电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比重达到4%,占6% 发电总量中,即核电投产规模将达到36-4000万千瓦。 为实现这一目标,2004年至2015年期间需新建约30台百万千瓦核

目前,核电机组仅占我国总装机容量的1.8%,发电量仅占2.3%。 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 根据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规划和设想,国务院核电独立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到2020年,核电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比重达到4%,占6% 发电总量中,即核电投产规模将达到36-4000万千瓦。 为实现这一目标,2004年至2015年期间需新建约30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

“虽然4%、6%的比例还很低,但绝对数量也不小,应该说已经有了产业化规模,可以预见的是,整个核电产业与核电建设相关 也将加速发展。” 浙江省核学会理事长徐步金指出,从长远分析,核电国产化之路和相关企业发展不可忽视行业发展潜力。 除了核电站建设前的市场外,核电站建成后的运营期间,还需要进行设备检修和日常维护等各种服务,例如更换某些辅助设备和维护项目。 提供耗材等

据秦山核电专家介绍,秦山5座反应堆正常运行期间,每年提供服务的成本约为20亿元。 此外,我国确定发展核电要尽快实现大型机组自主化。 国产化、市场化,贯彻“采用先进技术、统一技术路线”的方针,积极推动核电发展。 但从核电设备制造业分析,我国核电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一座核电站有300多个各种系统,需要数以万计的大大小小的备件/套。 但目前国内配套厂家非常分散,迫切需要整合和优化配置。 这为相关企业进入核电装备行业带来了机遇。

秦山二期设备采购经验表明,核级特种设备占设备总量的25%,占设备总投资的54%; 非核级其他设备占总量的75%,占总投资的46%。 市场对大量生产非核级通用设备的企业仍有很大需求。

“没有好的经济,就不可能有长久的活力。” 走市场化道路是核电发展的必然选择。 核电行业的市场化将进一步打破过去核电建设的垄断,加大开放程度,为更多本土企业进入核电行业创造新机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核电办公室主任徐连义表示,现在各企业在核电设备制造方面都非常积极。  “并不完全是因为利润,核电设备的生产技术性很强,只有批量生产才有效益。”  “企业更多地将制造核电设备视为证明自己设备制造能力的机会。此外,这也有利于企业形象塑造和长期效益。” 显然,企业希望生产核电产品。 打造优质品牌,获得更大的相关市场。

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我国最大核电基地的浙江省,将目标定在水泵等核电辅助设备制造上。 阀门。 扇子。 压力容器。 电缆。 衣架。 电缆桥架。 化工材料。 开关设备。 徐步锦认为,“这些都是现阶段浙江省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

事实上,浙江省企业在参与核电站辅机方面已经实现了“零的突破”,比如机械行业的杭州锅炉厂。 浙江上丰公司已承包除氧器。 冷凝器。 低压加热器和加热。 通风空调设备等; 浙江泵阀。 电线电缆产品也已应用于核电站。

再看看核电装备产业基础雄厚的上海。 为适应第三代核电技术发展,上海电气集团公司投资逾30亿元在上海临港新城建设临港重型机械装备基地,专业生产大型核电装备 ,其中核岛主要设备超过100万千瓦。 还可生产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等重型装备。 装备基地建成后,可年产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2.5台,将成为上海现代化核电装备制造基地。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沈文全表示,国内设备供应商还需努力。  “核电产业是高新技术战略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经济、技术、电力、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核电设备是一类特殊的设备,它不仅具有较高的 “技术含量高,而且对质量和性能也有很高的要求。非常高,比如目前国内的循环泵很少能达到要求。”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