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国家电网向IEC提出了特高压交流输电、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等8个标准提案,以及用户侧接口、电动汽车充放电、智能调度等10个标准提案。 其中,《用户侧设备并网交互接口标准》、《用户侧电能注入电网技术标准》、《用户侧电力需求响应标准》三项国际标准提案已获国家批准。 我国国家标准委员会。
电动汽车充放电三项国际标准提案《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通用技术要求》、《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电动汽车充放电计量计费装置》 ,已进入我国国家标准委员会的审批程序。
中国未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智能电网的支撑。 目前正在编制的能源工业“十二五”规划,已将发展智能电网作为重要内容。 为保障智能电网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还会同相关部委成立工作组,大力推进智能电网标准化工作。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吴桂辉介绍,国家能源局已启动风电储输示范工程建设,先后批准建设大型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海上风电等。 风电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中心。 国家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建设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
据了解,目前国家电网正在有计划地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相关试验示范工程。 例如,2009年1月投运的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100伏特高压输电工程)、直流试验示范工程(向家坝-上海/-80万伏直流输电工程) 也于今年7月投入运营。 这些项目涉及标准确定、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等,这些过程至今都经受住了考验。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主任王益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已制定完成相关企业标准102项,正在考虑提交其中部分标准编制建议书 向国家标准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如国际电工委员会)汇报,这样我们公司的标准就可以被推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
王益民指出,国家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遇到巨大瓶颈。 一是标准的制定,影响项目能否快速推广、广泛推广; 另一个是智能电网的核心——“信息化、自动化、交互化”。
2010年6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编制的《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发展规划》和《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在北京发布。
根据《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国内首次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专业分支、26个技术领域、92个标准系列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并提出了可直接采用的标准 、需要修改的、需要制定的予以明确。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是我国智能电网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编制的重要参考资料。 其构建原则是系统性、逻辑性、开放性。 国家电网将分三步建设智能电网标准。
第一阶段是2009年至2010年,主要是建立制度框架和保障试点。 初步形成较强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框架,重点制定/修订试点所需的技术标准。
第二阶段为2011年至2015年,完善标准体系,支持综合建设。 滚动修订现有标准,补充制定所需标准,基本建成较强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重点推进优势领域智能电网标准国际化。
第三阶段,2016年至2020年,完善标准体系,提高国际水平。 优化完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全面推进坚强智能电网标准国际化,提高坚强智能电网标准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