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0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编制完成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报告。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系列》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明确了可直接采用、需要修订、需要制定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根据《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 国家电网公司分三个阶段制定智能电网技术标准。
欧洲:2010年3月,欧洲标准化组织CEN-CENELEC召开非正式会议,讨论欧洲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化问题。 会议成立工作组,积极推进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研究。
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是负责制定日本产业和能源政策的主要机构。 为了推动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09年8月成立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化战略工作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化战略工作组确定了26个有限重点技术领域,并制定了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化战略工作组。 这些领域的技术标准国际化。
美国: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主要由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官方标准化机构NIST负责。 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2009年4月,NIST宣布计划分三个阶段制定智能电网关键标准。 根据第一阶段的目标,该机构选择与EPRI合作开发智能电网架构和标准路线图。 2010年1月,该机构发布了《智能电网互操作标准框架和技术路线图》。 绘制智能电网概念模型,涵盖发电、输电、配电、用电、调度、市场和服务提供商7个领域,明确25项重要标准和现有技术标准中需要优先考虑的16项标准 。 该机构认为,智能电网应优先制定的标准包括需求响应和能源效率、广域状态意识、电能存储、电动汽车、先进测量基础设施、配电网管理、信息安全和网络八个领域。
智能电网战略工作组认为,国际电工委员会应承担研究和制定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的责任,重点关注促进接口和产品标准化的互操作性标准; 研究制定互操作标准时,应着眼于总体需求,避免对一些细节进行标准化,防止对技术创新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其中,核心标准是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的关键,对智能电网应用和解决方案具有重大影响,适用于智能电网主要技术领域。 智能电网战略工作组推荐的五个核心标准主要包括开放架构、公共信息模型、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管理、网络安全等。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由8个专业分会、26个技术领域、92个标准系列和多项专项标准组成。 该体系是根据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需要,结合国际智能电网标准和制定工作的最新进展,在梳理现有779项国际标准和772项中国标准的基础上编写的。
标准对我国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发展以及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推动和带动智能电网及相关领域和相关领域的有序发展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