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Forrester等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业务将是现有人联网业务的30倍,成为极具吸引力的万亿级信息产业。 物联网连接物理空间,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
“物联网确实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它的应用和推广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别以为这个大机遇明年会成为一个大产业,产生这么多财富。”
在学术界,专家学者对其概念、定义、核心内容争论不休; 行业在宏观政策刺激下,激烈争夺这块“大蛋糕”,不断掀起投资热潮; 面临如何建设物联网学科,培养物联网时代所需的人才。 鉴于此,笔者从另一个角度对物联网进行了梳理。
笔者认为,物联网的核心仍然是一个互联的网络,可以看作是互联网的高级版本,但它包含了很多新的东西。 世界、虚拟世界乃至人都容纳在其中。
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局域网广泛接入互联网,将互联网变成了物联网。 它是云计算的基础,其物联网的基础是嵌入式系统,智慧的源泉是微处理器。
中国计算机学会微型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何利民表示,物联网是互联网与嵌入式系统在高阶段的融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刘云杰表示,物联网是集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等传感技术、物联网等传输技术于一体、连接物理世界的网络。 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智能计算和智能处理技术。 他指出,物联网具有三大特点,即: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
中软协会何晓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物联网是涵盖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技术,是面向工程应用的技术。 物联网离不开嵌入式系统。 无论是智能传感器、无线网络还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信息显示和处理,都包含了大量的嵌入式系统技术和应用。
从架构上看,物联网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部分组成。 最底层是感知层,由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组成; 中间层为传输层,主要由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组成; 最上面一层是应用层,指的是智能计算和智能处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何利民介绍,物联网的三层结构构成了物联网的三个源头,即智能源、网络源、物联网源。 物联网的源头。
物联网的智能源泉来自于微处理器的智能核心,通过桌面智能系统(通用计算机平台)、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嵌入(智能工具、设备)和软件规范化(微处理器的应用软件、固件、 操作系统)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化,进而实现地球的智慧。
历史悠久的互联网和局域网是物联网的网络基础。 嵌入式系统局域网由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信息网络、通用计算机互联网到数字虚拟世界、CAN总线、现场总线、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及各类物联网单体所组成的各种总线汇聚在一起构成网络源 物联网。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系统的感知物联网、控制物联网、字符互联、系统互联等四大物联网接口共同构成了物联网的源头,让整个物质世界互联起来。
何利民表示,物联网的发展分为信息感知、智能物联、智能交互三个阶段。 物联网的信息互联以物理对象的信息化建设为标志,如标签信息、有效证件信息、物联网交易平台的建设等。 它具有静态、非实时、非智能的物联网。 物联网的感知以嵌入式系统接入互联网为标志,如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普及以及嵌入式系统各种形式的网络接入等。 它具有动态、实时、智能的物联网。 物联网管控阶段以物联网全流程融合为标志,网络化、网络化、智能化、管控化,以云计算服务为起点。 可以实现人、物、互联网的混合交互,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全面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