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仪器仪表新趋势,占领核心高点

   2023-07-20 工业品商城338
核心提示:上半年,为确保完美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国家加大了节能降耗力度,改变了部分行业的装备政策 ,减少火电、钢铁、水泥、石化等高能耗。 产业投资,实行铁腕政策,淘汰落后产能。 下半年,节能减排将是国家的重要任务,淘汰落后产能将更加严格,仪器仪表在这些传统高耗能行业的应用 将会减少。 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经济、

  上半年,为确保完美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国家加大了节能降耗力度,改变了部分行业的装备政策 ,减少火电、钢铁、水泥、石化等高能耗。 产业投资,实行铁腕政策,淘汰落后产能。 下半年,节能减排将是国家的重要任务,淘汰落后产能将更加严格,仪器仪表在这些传统高耗能行业的应用 将会减少。

  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民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带动了风电、核电、物联网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 、智能电网、高铁、轨道交通。 快速发展。 这些行业的发展不仅给仪器仪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市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在轨道交通需求方面,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投资2713.74亿元,仅占全年投资计划8235亿元的33%。 这表明,今年下半年,铁路建设还将投资5521.3亿元,平均每月超过920亿元,这将刺激仪器仪表的需求。

  从节能环保需求看,今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800亿元,约占同期全年GDP的3.4%,环保产值将达8800亿元。 装备将达到1200亿元,占比13.6%。  《国家鼓励类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明确将燃煤电站脱硝设备、工业窑炉烟气脱硫设备、电袋复合除尘设备纳入鼓励领域,并新增一批 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含量较高的装备是鼓励发展的重点。 使用技改项目目录内国产设备的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投资抵免优惠政策; 对使用目录内国产设备的企业实行折旧政策。

  随着国家对民生的日益重视,一些与民生相关的需求也被提上日程。 例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应急检测报警、环境气候监测等相关仪器仪表的需求,也对仪器仪表提出了新的挑战。 仅新疆每年就投入1000万元保障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低碳经济与仪器仪表行业密切相关,其发展必然带动仪器仪表的需求。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测算,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产值预计将达到4000亿元;  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达到2万亿元; 数万亿元; 未来六年数字电视终端及服务可带动产值近2万亿元。

装备部副部长李东表示,当前,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不仅需要重大装备,还需要关键零部件、大型铸锻件。 制约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瓶颈。

  仪器仪表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规范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生产过程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就会酿成大祸。 仪器仪表行业总产值虽然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却达到66%。 仪器仪表如此重要,但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还处于综合实力比较薄弱的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从而导致出现低估国产仪器、轻信国外仪器的现象。

  专家指出,目前仪器仪表行业规模较小,测控仪器仪表行业总产值较低。 不仅绝对量很小,而且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很小。 仪器仪表行业绝大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 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887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不到15家。 缺乏综合实力较强的“旗舰”企业。 而且,由于走低成本扩张道路导致行业发展异常,严重影响了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

  我们正在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产业结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仪器仪表不断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仪器仪表行业从现在起必须发展最先进的现代化仪器仪表,不断采用新的工作原理、新材料、新元件来开发新的仪器仪表。

例如,自动化仪表重点发展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控系统装置、智能仪表、特种专用自动化仪表; 全面拓展服务领域,推动仪器仪表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完成自动化仪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

  随着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代仪器仪表技术已成为我国的战略需求,特别是在我国深空探测、深海及地球深部探测、载人航天、大型飞机、航母、核电等方面 、高铁、大型石化以及医疗和国计民生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发展,对现代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回顾近10年来仪器仪表的发展,不难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仪器仪表行业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新的发展——基于 以计算机和微处理器技术为核心技术,以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图像显示、自动控制理论为共性关键技术基础,推动仪器仪表产品向智能化仪器仪表升级,发展成为大系列产品群 信息产业领域。

  展望未来10年,更高层次的智能应该包括理解、推理、判断、分析等一系列功能。 它是数值、逻辑和知识综合分析的结果。 智力的标志是知识的表达和应用。 利用物理和高新技术的新效应及其成果,开发新型高灵敏度、高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技术和测试仪器。 随着传感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人机界面技术、虚拟技术和可靠性技术的进一步引入和渗透,仪器仪表产品将快速走向智能化、小型化、网络化和虚拟化。 向前一步。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