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套机器人自动包边系统研发成功

   2023-08-02 工业品商城321
核心提示:多个机器人在各自的“岗位”里做着卷边、抓取、焊接等不同的工作,而一个机器人则举着自己的“手臂”,就像一台“缝纫机”,灵活地包裹着车门。 记者在位于包河工业区的安徽聚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看到了这套国内领先的自动化设备。 而这也是我国汽车制造领域首套机器人自动包边系统。 该公司技术部副部长任玉峰告诉记者,

  多个机器人在各自的“岗位”里做着卷边、抓取、焊接等不同的工作,而一个机器人则举着自己的“手臂”,就像一台“缝纫机”,灵活地包裹着车门。 记者在位于包河工业区的安徽聚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看到了这套国内领先的自动化设备。 而这也是我国汽车制造领域首套机器人自动包边系统。

  该公司技术部副部长任玉峰告诉记者,在汽车生产过程中,车门、覆盖件的包边技术要求很高,是最精细的工序。 对于整个车门或车盖的接缝,要求周边精度在正负0.5mm以内。 如果不细的话就会出现缝隙,密封不严的话车门就会振动,影响整车的性能和质量。 采用机器人自动化包边技术,车身制造无论是质量还是速度都得到了保证。

  据专家介绍,我国汽车自动化设备的国产化率越来越低,平均份额不足30%。 在乘用车领域,设备依赖进口较多。 在合资企业中,设备国产化率一般不超过15%。 我们在支付大量产品技术使用费用的同时,还支付巨额外汇购买国外设备和技术。 工业机器人焊接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的现象尤为突出,基本上全部从国外进口。 虽然昂贵的进口设备满足了一些汽车企业的批量生产需求。 尤其是在灵活性和质量保证方面,不利于我国机器人系统自主开发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我国汽车工业的进步。

  据了解,在合肥诞生的我国首套机器人自动包边系统生产的车身成本价将较此前成本价下降4%至5%。 如果采用一辆价值10万元的汽车,采用先进技术后可能会便宜4000-5000元。 任玉峰说,“这些技术操作、编程、系统控制等车身制造技术是我国最先进的,可以与国外先进技术相媲美。”

  目前,我国提出到2020年,将汽车行业对进口设备的依赖度从70%降低到3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意识到设备国产化的重要性,并倾向于选择合格的本地设备供应商。  “我国首套机器人自动包边系统诞生于合肥,发展前景良好。”一位资深乘用车生产企业表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