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我国自主生产的第一台大容量变压器“5000号”在沈阳变压器厂问世,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大型变压器的历史。 9月24日,记者致电沉阳变压器厂原党委书记刘凤洲老人。
今年80岁的刘凤洲头脑依然清晰:“1948年11月2日,沉阳解放后,军队代表进厂,沉阳变压器在废墟中恢复生产。经过三年的时间,沉阳变压器厂恢复了生产。” 经过艰苦奋斗,企业生产基本稳定。1951年,工厂接受了国家制造我国第一台5000kVA大型变压器的任务。
恶劣的条件是更大的挑战。 我国著名压铸专家宋才飞,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在沉编工作。 他说:当时满洲国时期遗留下来的设备很旧,厂区很大,有铁路,但没有像样的建筑。后来,办公楼和大型变压器车间相继建成。” “还有一个,就是生活设施少得可怜。厂区旁边有一个二层的小集体宿舍,全部给南方来的技术人员住,算是特殊考虑。” 1950年,宋彩飞一家住的是房子,工人家属的宿舍是简陋的平房,条件很差,工厂里的工人生活十分艰苦,大灶里堆满了高粱米。
刘凤洲说,当时的条件确实艰苦,但大家都把工厂当成了家,加班加点,连吃饭、睡觉都在车间里,涌现出了很多英雄。
王凤恩的名字与5000kVA变压器息息相关。 他1948年进厂,从一座破旧的厂房、几台旧机床、一百多名工人推动了我国变压器技术的飞跃,成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
没有先例,制造5000kVA变压器的难度难以想象。 第一道工序就卡住了:没有人知道如何制作变压器的绝缘筒——以前的绝缘筒都是国外的。 把绝缘纸卷成线轴需要机器,党支部让他想办法。 时任大型变压器车间主任的王凤恩是修理电动机的“大师傅”(某一领域最权威的人),又擅长驾驶起重机,但他从未建造过 机器,但他的责任感促使他决定完成这个任务。 经过测试,铺开的保温管上布满了折痕。 而这种特殊的绝缘材料当时国内还没有,是得到了苏联的支持。 看着成堆的垃圾,他心里焦急万分。 有一次,他带着问题回到家,看到妻子正在熨衣服,他就坐在旁边看着。 环顾四周后,他突然起身,抓起熨斗就跑了出去。 无论妻子在背后怎么喊他,他都没有回头。 来到工厂,他用熨斗对绝缘纸进行了压推,困扰工厂多年的绝缘纸发泡问题得到了解决。
为了“治愈”变压器,王凤恩曾在机器旁蹲了三天三夜,像医生一样聆听机器运转的声音,终于攻克了难题。 由于没有生产大型变压器的条件,大家坚持制造绕线机、卷绕机、焊接机、伸颈大台冲床、卷管机、剥管机、绝缘筒等机械设备。
在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代表当年最高生产水平的5000kVA大型变压器终于下线,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5000号”。 “5000号”容量比解放前产品大100倍,电压等级为44kV至66kV,这意味着我国变压器制造技术进入了新的里程碑。
“当时,大家高兴极了,敲锣打鼓,召开表彰大会。‘五前’等大型变压器持续支援20多个省份的厂矿、电站和农村基础建设 成为官厅水库、丹东电网、吉林电网以及鞍钢、包钢、武钢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配套设备,也支撑了国家的生产建设 朝鲜、越南、蒙古和南斯拉夫。” 刘凤洲回忆道。
新的一代互相替代。 20世纪70年代末,王静大学毕业后进入沉阳变压器厂担任技术员。 “我大学学的是磁学,来到变压器厂后,被分配到高压实验室,主要工作是变压器的设计。” 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晶始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当时世界变压器市场仍被西门子、西屋电气等大公司垄断。 500kV变压器的生产技术仅掌握在加拿大等少数国家手中,我国变压器技术还停留在220kV水平。
是花大量的钱从国外购买,还是克服困难自己建造呢? 沉辩选择了后者。 “设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工程师带领我们几个人去做,找材料、做模具,真是辛苦。经过几万次实验、几年时间,500kV变压器才被设计出来。” 终于制造成功了。” 王静说道。 虽然国外大公司有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但工厂的实验室只能依靠简单的设备和几页资料。 成功了,他们有理由感到自豪。
1980年,国家批准了“沉阳变电站‘50万伏输变电措施’工程”改造工程,目的是使沉阳变电站完全具备生产500kV互感器、互感器的环境条件。 1983年底,工程竣工,神变具备批量生产500kV变压器、互感器的能力。
原沉阳变压器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豪一直坚持500kV变压器国产化。1985年9月,葛洲坝发电厂需要一台36万千伏安500千伏自耦变压器。 与申变签订正式技术协议后,仍不放心。 同时向日本工厂订购了一台,决定生产神编。 1986年6月,潜水变电站产品运往葛洲坝发电厂调试并正式运行后,日本产品尚未生产。 建成时,系统试运行不到10分钟就坏了,无法使用。 当时,日本产品的价格高达数百万美元,而神编产品仅花费数百万元。
朱英豪还说:“曾经有一个用户从国外进口了一个户外反应堆,他怕损坏,就要求设计一个类似型号的备用反应堆。他走遍了全国,没有人敢这么做。” 终于我找到了我们,我跟他下了一个“军令”:按他说的做,“先试试,再买”,条件是我敢做,你也得敢用 “经过分析、研究、数据核对、实验,两年后交付的货物完全达到了要求的标准。他非常满意,我们的产品售后服务好,还省钱。”
“你敢用,我就敢做。相信我,我们可以做各种变压器产品,不管制作多么复杂、多么困难。只有双方的两个‘敢’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做出我们的产品。” 民族工业要发展,需要外汇来买,中国企业永远无法前进。” 朱英豪一直坚信这一点。
记者了解到,沉卞参与的“金辽500kV试验线路段及输变电成套设备”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葛洲坝电力用36万千伏安500kV自耦变压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电力变压器》国家标准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6月16日,江泽民主席在考察神变时指出:“我去过神变多次,对老领导也很熟悉。起初,神变只能生产一些小型变压器,后来逐渐发展到 110kV、220kV、500kV,这里有很多工人,都是你们辛勤劳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