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装备制造业要有前瞻性

   2023-08-04 工业品商城350
核心提示:华维尔巨大的传单挂满了展厅的天花板,传单上的“风电”二字格外醒目。 参观者走在展位间,低头看展品,抬头看宣传单,不禁为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活力感到惊讶。 华锐风电是新能源装备的代表企业,但它并不是展馆中唯一的企业。 新能源装备是展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是唯一的展品。 传统火电、水电设备、新型核电、煤层

  华维尔巨大的传单挂满了展厅的天花板,传单上的“风电”二字格外醒目。 参观者走在展位间,低头看展品,抬头看宣传单,不禁为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活力感到惊讶。

  华锐风电是新能源装备的代表企业,但它并不是展馆中唯一的企业。 新能源装备是展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是唯一的展品。 传统火电、水电设备、新型核电、煤层气开采设备在大厅里一字排开,讲述着各自的宏伟规划。

  这关系到能源设备的未来,而不仅仅是当前的成就。 它们共同展现了我国能源装备制造的六大任务:

  加快火电设备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扩大火电设备出口。 目前,我国火电设备虽然实现了国产化,但很多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火电设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步伐必须加快。 我国火电设备市场重心应向海外转移,扩大火电设备出口市场。

  提升水电装备企业制造能力。 今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 为满足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要求,水电装机容量可能大幅增加,这就需要水电设备企业提高制造能力。

  新能源装备控制整机厂数量,重点抓好关键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 去年以来,风电机组、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出现过剩,但零部件制造等方面的研发依然薄弱。 在控制制造业企业数量过快增长的同时,国家将重点抓好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

  天然气相关装备,加快发展天然气液化装备和输送装备。 我国天然气资源有限,但需求巨大,发展空间很大。 如何液化和输送海上及海外天然气,是重大装备国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任重道远,设备需求量很大。 以西气东输二线为例,主线长4843公里,主支线长3918公里,在13个省市有13条支线。 加压加油站压缩机近百台,全锻焊接球阀4000余个。

  煤层气开采装备急需建设煤层气、页岩气开采及集输装备。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1700亿立方米。 煤层气、页岩气将是我国补充能源的重要途径。 目前,美国页岩气开发量已占天然气开发总量的10%,而我国则几乎为零。 因此,迫切需要建设煤层气、页岩气开采和集输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是国产化的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 无论是海洋油气资源还是大陆架海上能源开发,都对海洋工程装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海上平台和一些油气输送设备。

  在第九届博览会期间举行的2010中国(国际)能源装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讨论了我国能源装备的发展,两个重要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

  “十二五”期间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是能源工作的主线,也是能源工业的首要任务。 装备制造业要抓住能源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支撑低碳经济、绿色发展关键技术装备,抢占发展制高点。 要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2008年9月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上世纪大萧条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面对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希望通过绿色能源革命抢占全球技术和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带动经济复苏。 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增加至GDP的3%,创历史最高水平,力争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 欧盟宣布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日本也宣布将重点发展能源和环境技术。 可见,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全球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是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这可能是继信息革命之后,将重塑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政治经济格局的工业革命。

  我们正处于全球化时代。 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特别是在能源装备制造业。 广大能源装备企业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无论是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还是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分析,都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否则竞争就会失败。

  近年来,我国能源装备自主化取得重大进展,成为支撑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未来10年,先进能源装备仍将是支撑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商及其他中小企业的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产能将出现过剩。 目前,国家已按规划形成东北、上海、四川三大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大型铸锻件、压力容器、主管道、核级泵和 核岛阀门、吊环等已规划布局,形成适度竞争。  。 但仍存在开新灶、一哄而上的现象。 又如长输天然气管道用大型全焊接球阀。 国家安排了3家企业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和生产,而现在购买设备和开发能力的企业至少有十几家,而且遍地开花。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