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发动机五大工艺中,冲压无疑是国产设备唯一能立得住的领域。”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志刚告诉记者,“济南二号”目前占据国内重型锻压设备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不仅接管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几乎全部冲压生产线,还出口到美国、泰国等国家,突破了进口冲压设备对汽车合资企业的垄断。 。
“1998年我接手广州标致项目,进行黄埔工厂改造时,济南二机床参与了冲压线的招标。” 广汽本田生产部副部长李文英回忆,当时冲压线上的千吨压力机是“济南二”产品,虽然成本比进口设备便宜一半,但有 许多小问题。 “当时中方和本田就冲压机供应商的选择进行了深入讨论,但双方对国产设备都不是很有信心。” 这批雅阁轿车一炮而红,广本最终选择了日本福井的冲压生产线。
后来,在广本黄埔工厂的后续扩建改造中,虽然第一批1500吨冲床采用了日本小松、日立造船的设备,但后续的1000吨冲床仍然选择了“机二”。 经过多年的操作实践,广本逐渐摸清了国产压力机的“脾气”,日方也逐渐认同使用国产压力机没有问题。 因此,在竞标增城工厂冲压生产线时,中方非常希望给国内冲压机一个机会。
“当时‘机二’的报价比福井、日立造船低30%-40%,但日方对于采用国产设备作为主导压机仍有顾虑。” 李文英告诉记者,为了说服日方,中方邀请他们前往“吉尔”和长安汽车等使用“吉尔”冲床的企业进行考察,详细了解了原产地情况。 冲压线的材料、加工技术和服务。 最终,在中方承诺承担一切风险的前提下,日方最终被说服,选择了“姬二”产品。
依托丰富的国产设备运行经验,来自广本、中国、日本的专家不仅参与了冲压线的设计,还参与了“吉尔”的铸造、加工、装配等生产过程, 制定质量、安装、调试、生产等全过程的相应计划。 “我们知道哪些风险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哪些风险需要‘机二’来改善。” 李文英说,他们不仅把可能出现问题的备件提前放在冲压线旁边,甚至还针对第一年无法正常运转的故障提出了补救方案——黄埔工厂冲压车间开工了 周末加班,满足第一年3万辆的产能需求。
“增城工厂的冲压线已经运行四年了,虽然出现了导轨磨损等问题,但都及时调整,没有停产。” 李文英认为,广本敢于首次使用国产冲压设备是分不开的。 多年来积累了工厂建设和运营经验。 “我们培养了一大批能够深入分析生产线故障并快速解决的技术人员,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流向自主品牌项目,成为技术带头人。”
日本大隈五轴五联动加工中心和四轴立式加工中心、日本牧野立式加工中心、日本马扎克车铣中心、全套德国CROSS HULLER加工中心、意大利柯马六轴标准关节机器人、 德国胡勒迈尔轴综合测量仪……走进奇瑞发动机二厂,有200台来自国际顶级设备供应商的数控加工中心,即使是国内最先进的汽车合资企业恐怕也望尘莫及。
“2005年,第二发动机工厂投产时,奇瑞的发动机生产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奇瑞发动机二厂厂长冯武堂告诉记者,仅由五轴五联动加工中心组成的试生产线就花费了很多钱。 超过6000万元。 冯武堂认为,之所以花巨资进口全套国外顶尖设备,是因为国内发动机加工中心的资质不够,无法满足设定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 二是树立国内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汽车的信心。
广汽汽车副总经理顾惠南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秉承“不该建的房子不建、不必要的功能不使用、尽量使用国产设备”的建设原则,拥有丰富工厂建设经验的广汽人仅花费了30亿多 万元打造高标准、高品质 规划投资43亿元,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发动机五大工艺的现代化工厂已建成。 然而,在发动机工厂,记者发现所有精加工设备均来自欧美顶级厂商。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内一些设备供应商已经达到了我们的要求。但为了保证生产初期的产品质量,保证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成功,我们在2019年仍然采购了国外设备。” 关键环节。” 顾惠南告诉记者,2015年之前,广汽汽车将具备40万辆的产能,届时将考虑更多国产设备。
“节省成本并不是采用国产设备的唯一目的,上海通用更注重供应商的服务响应速度以及未来设备更新的便利性。” 据上海通用汽车车辆工程规划部冲压柯桥华介绍,采用国产设备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他告诉记者,2009年10月通过验收的上海通用东岳工厂4号冲压线,是国内第一条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的高速冲压线,也是国内第一条冲压线。 根据通用汽车的欧洲标准设计和制造。 国内设备供应商首次作为总承包商,负责冲压线的系统集成。 虽然,与米勒万家登提供的3号冲压线相比,4号线的投资成本仅降低了20%左右,但上海通用更看重的是“吉尔”的服务响应速度。 “上海通用现有设备的使用寿命约为10年,如果是进口设备,在改进和更新时与国外供应商沟通会很不方便。” 乔华表示,上海通用汽车希望与国内装备企业共同培育国产装备的核心竞争力,顺利解决上述问题。
尽管国产冲床已被市场接受,但记者在采访第一家采用“冀2”冲床的合资企业——即将于明年竣工的广汽本田增城工厂时,得到了一条消息。 24万辆改造项目没有继续使用“吉尔”产品,而是选择了日本会田的高速伺服压力机。
“广本之所以选择进口塑机,主要是出于节能环保的考虑。” 李文英告诉记者,作为节能环保工厂的代表,增城工厂的能耗已达到本田全球最高水平。 “十二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节能目标必须进一步节能降耗。 据介绍,爱达高速伺服压力机的能耗仅为传统机械压力机的50%,噪音降低了一半以上。 另外,其生产周期理论上可以达到18SPM,实际上可以稳定在14SPM以上。 这些指标都是目前国内压机很难做到的。
“未来,高速伺服压力机的需求量很大,在这一领域,国内企业的技术储备还不够。” 李文英认为,近年来,国内装备企业市场形势良好,不少企业忙于抢占市场、完成手头订单,放松新技术的研发和跟进。 尤其是在大型伺服压力机、自动送料设备、数控液压拉伸垫等核心技术方面,我们仍然要依赖国外方。 “如果上述核心技术不能尽快突破,国内装备企业未来将不得不面临惨淡的经营期。” 李部长表示,广汽本田希望通过引进和使用爱达的设备,推动国产设备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 取得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