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安全中的安全气囊市场发展极为迅速

   2023-08-18 工业品商城322
核心提示:被动安全领域的安全气囊市场增长极其迅速,并将成为当今和未来几年使用最广泛的安全技术。“2015年,安全气囊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将超过90%,安全气囊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飞思卡尔全球汽车营销经理Marc Osajda表示。 目前,包括正面安全气囊在内的辅助安全系统(SRS)已经成为很多中级车的标准配置。 随着侧面安全气囊

  被动安全领域的安全气囊市场增长极其迅速,并将成为当今和未来几年使用最广泛的安全技术。“2015年,安全气囊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将超过90%,安全气囊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飞思卡尔全球汽车营销经理Marc Osajda表示。

  目前,包括正面安全气囊在内的辅助安全系统(SRS)已经成为很多中级车的标准配置。 随着侧面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等安全气囊数量的增加,SRS正在向更先进的安全气囊系统发展。“未来的趋势是,低端汽车将采用两个正面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置,而中高端汽车将出现六个或更多安全气囊和安全带预紧器。” 英飞凌科技亚太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业务部安全系统营销高级经理Francis Foo表示。

  20世纪90年代初,MEMS加速度计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这也促成了MEMS设计的第一波发展。 作为安全气囊加速度计领域的领导者,飞思卡尔近期推出了多款MEMS产品,包括MMA5xxxW卫星碰撞加速度计、业界首款采用QFN封装的PSI5 X或Z轴卫星惯性传感器以及安全气囊ECU。  MMA68xxQ 双轴碰撞传感器和 MC33789 安全气囊系统基础芯片 (SBC)。 并且ADI还表示,其高度集成的MEMS(集成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的ADXRS8XX、集成低g和高g加速度传感器的ADXL2XX)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进行开发。

  “MEMS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是缩小体积、增强可靠性、提高灵敏度。”  Marc Osajda 表示,“这是一个被称为‘传感器融合’或‘系统级封装’的新时代。主动和被动安全系统的融合带来了新的挑战,可以通过将不同的传感器集成到单个封装中来解决(例如 作为陀螺仪加低加速度传感器)。” 飞思卡尔使用的完全集成的TPMS系统级封装包括4个芯片: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8位微控制器(MCU)和射频发射器。

  “尽管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发达国家已被公认为标准配置,与安全气囊一样,但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Francis Foo补充道,“而EPS、TPMS等其他安全系统也获得了足够的市场关注。目前这四大安全系统占据了全球汽车安全系统的绝大多数。”

  未来的汽车安全技术需要为车辆提供前、后、左、右360度的安全防护。 德尔福表示,有必要为车辆提供360度安全屏障(Safety Cocoon)。 使用的技术包括:1自适应巡航系统ACC、前方碰撞预警系统FCW、碰撞缓解和避碰系统AB/ABA;  2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驾驶员车道保持能力预警LKP、主动夜视系统ANV、大灯控制系统AHC、交通标志识别系统TSR;  3车辆盲点检测、变道辅助、车辆追尾预警;  4.车辆后视影像系统、智能泊车辅助系统。

  在上述众多先进技术中,最典型的是车道偏离和前方碰撞预警,其技术基础是视频和雷达。  ADI大中华区汽车电商经理李方振介绍,目前,中国本土安全模块供应商和高校已经开发出基于视频技术的车道偏离和夜视功能,但雷达技术的采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阶段  。

  Atmel 亚太和日本 RFA 业务营销总监 Goh Yan 表示:“确实,目前使用新型雷达和成像技术的防撞安全技术的采用仍处于早期阶段。”  “只有少数几家主要的原始设备制造商。 开始使用该技术作为安全选项。”

  “主动安全产品与其他汽车电子产品有很大不同,主动安全产品的性能与路况、交通状况,尤其是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有关。” 德尔福(中国)技术研发中心安全系统新产品开发部经理沉俊强博士在此强调,“因此,将北美和欧洲开发的主动安全系统引入中国市场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供应商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开发,不仅要调整标定参数,还要修改核心算法,同时在中国道路上进行大量的测试和数据采集分析。

  德尔福目前的电子扫描雷达ESR和智能前视视频系统IFV可以为车辆提供前向安全保护。  ESR 雷达是多模式电子扫描雷达,可提供远程和中程覆盖。 基于ESR雷达可构建ACC系统、FCW系统以及具有启停功能的AB/ABA系统。  IFV是一款摄像头和处理器集成的视频系统,体积小但功能强大,可以安装在挡风玻璃后面,提供LDW、LKP、ANV以及基于视频的FCW系统。 同时,还可以融合ESR雷达信号和IFV视频信号,提供基于数据融合的FCW和AB/ABA系统。 据Marc Osajda介绍,飞思卡尔也在这一领域进行创新,其用于盲点监控(BSP)或自适应巡航控制的射频雷达解决方案正在开发中。

  安全系统的复杂性无疑给芯片供应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关键需求和挑战将集中在提供技术上。” 德州仪器汽车电子中国区高级经理顾雷表示,“故障安全设计特性(例如:冗余和内置安全自检)要求我们提供更高的集成度和复杂度。”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